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李仲宾竹二幅》
《题李仲宾竹二幅》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可是笔端如与可,亦须胸次东坡

自从举世崔白,似觉无人识李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端(bǐ duān)的意思:指写作、创作的能力或水平。

崔白(cuī bái)的意思:指人的形象、容貌或衣着极为娇美、白皙。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端如(duān rú)的意思:形容言辞严肃,态度庄重,举止端正。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可是(kě shì)的意思: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用于引出不同于前面所说的事实、情况或观点。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胸次(xiōng cì)的意思:指胸怀、气度。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注释
笔端:指写作才华或技艺。
与可:苏轼的字,这里代指苏轼本人。
胸次:内心,胸襟。
东坡:苏轼的号,这里指代他的风格。
自从:自打。
举世:全世界,全社会。
誇:赞美,夸奖。
崔白:唐代画家,以其画风独特著名。
似觉:似乎觉得。
无人:没有人。
识:赏识,理解。
李颇:唐代诗人,与崔白同时期,但名声相对较小。
翻译
然而如果笔下能有崔白的才情
也需心中怀有东坡的豪放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题李仲宾竹二幅》。诗中作者通过对书画艺术的鉴赏,表达了自己对于书法和绘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当时文坛风云的独到见解。

“可是笔端如与可,亦须胸次有东坡。” 这两句诗强调了书法之于笔法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即便技艺高超,如无内涵,也无法达到苏轼(字东坡)那般的艺术境界。

“自从举世誇崔白,似觉无人识李颇。”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文坛评价不公的感慨。其中,“崔白”指的是唐代书法家崔羣和白行简,他们的作品在当时极受推崇;而“李颇”可能是指唐代画家李思训,诗人觉得他的才华被世人忽视。

整首诗通过对比当时名家的艺术成就与评价,反映了作者对于文坛公正和艺术真谛的深切关怀。同时,方回也借此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境界、不满于浅薄评价的艺术态度。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京兆府试目极千里

献赋多年客,低眉恨不前。

此心常郁矣,纵目忽超然。

送骥登长路,有鸿入远天。

古墟烟幂幂,穷野草绵绵。

树与金城接,山疑桂水连。

何当开霁日,无物翳平川。

(0)

送僧归玉泉寺

玉泉归故刹,便老是僧期。

乱木孤蝉后,寒山绝鸟时。

若寻流水去,转出白云迟。

见说千峰路,溪深复顶危。

(0)

省试日上崔侍郎四首·其二

如病如痴二十秋,求名难得又难休。

回看骨肉须堪耻,一著麻衣便白头。

(0)

村中闲步

闲共野人临野水,新秋高树挂清晖。

不知尘里无穷事,白鸟双飞入翠微。

(0)

泛舒城南溪赋得沙鹤歌奉饯张侍御赴河南元博士赴扬州拜觐仆射

终日闾阎逐群鸡,喜逢野鹤临清溪。

绿苔春水水中影,夜月平沙沙上栖。

惊谓汀洲白蘋发,又疑曲渚前年雪。

紫顶昂藏肯狎人,一声嘹亮冲天阙。

素质翩翩带落晖,湖南渭阳相背飞。

东西分散别离促,宇宙苍茫相见稀。

皇华地仙如鹤驭,乘驾飘飘留不住。

延望乘虚入紫霞,陌头回首空烟树。

会使抟风羽翮轻,九霄云路随先鸣。

(0)

王思道碑堂下作

苍苍宰树起寒烟,尚有威名海内传。

四府旧闻多故吏,几人垂泪拜碑前。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