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怀柬王季野判官》
《述怀柬王季野判官》全文
元 / 王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自负平生意气高,飞扬无力徒劳

未能董子陈三策,已叹潘郎二毛

癸巳流年冬至节,庚寅初度楚臣骚。

一卮且复同君寿,坐对梅花锦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楚臣(chǔ chén)的意思:指忠诚于国家的臣子,也可指忠诚于某个人或事业的人。

初度(chū dù)的意思:初次、第一次

冬至(dōng zhì)的意思:冬至是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冬季的开始和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时刻。

二毛(èr máo)的意思:指价值低廉、不值钱的东西或人。

飞扬(fēi yáng)的意思:形容充满自信、精神饱满、气势磅礴的样子。

锦袍(jǐn páo)的意思:锦袍是指华丽而显赫的衣着,比喻外表光鲜但内在空虚。

流年(liú nián)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潘郎(pān l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高傲自负,不肯屈服。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且复(qiě fù)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尚未结束,还会继续发展或变化。

三策(sān cè)的意思:指政治、军事或其他方面的三种策略或计谋。

生意(shēng yì)的意思:指商业活动、经营事务。

徒劳(tú láo)的意思:白费力气,没有效果或成果。

无力(wú lì)的意思:没有力量,力量不足

意气(yì qì)的意思:形容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满自信和活力。

至节(zhì jié)的意思:指人在面临困境或诱惑时能保持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原则。

自负(zì fù)的意思:自负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过于自信或自以为是,对自己的能力、知识等过分自满,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或批评。

潘郎鬓(pān láng bìn)的意思:形容男子的鬓发分布均匀,鬓角圆润,非常美丽。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祎所作的《述怀柬王季野判官》。诗中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平生志向与现实境遇的感慨。

首联“自负平生意气高,飞扬无力可徒劳”表达了诗人自视甚高,意气风发,但现实却无法承载其理想,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徒然劳苦。

颔联“未能董子陈三策,已叹潘郎鬓二毛”运用典故,以董仲舒和潘岳为喻,表达了自己未能像董子那样提出有益国家的策略,同时感叹岁月流逝,自己已两鬓斑白,年华不再。

颈联“癸巳流年冬至节,庚寅初度楚臣骚”点明时间,癸巳年冬至,庚寅年初度,诗人借楚臣屈原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在特定时间的感慨,似乎在暗示自己的处境如同屈原般艰难。

尾联“一卮且复同君寿,坐对梅花映锦袍”则转为对友情的珍惜,与友人举杯共祝长寿,面对梅花映照下的锦袍,似乎在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与寄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王祎
朝代:元   字:子充   籍贯:义乌来山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弘治宫词十二首·其九

静数莲筹第五更,寒鸦金井未分明。

披衣欲坐犹疑早,前殿连传警跸声。

(0)

卫河八绝·其六

人家半侵河,屋后晒渔网。

夜深唤小妇,篝灯听波响。

(0)

酬别二首·其一

楚客怨青蘋,吴侬爱紫莼。

扁舟难共载,羞杀渡江人。

(0)

竹西

望望行宫地,遥遥大业年。

山光连古寺,水调尚遗篇。

软缆千花妓,迷楼五色烟。

繁华何可吊,高树起秋蝉。

(0)

雨中同诸君游东钱湖

乱厓层壑水粼粼,一见渔舟一问津。

修竹到门云里寺,流泉入袖雨中人。

地从南渡多遗恨,湖比西家亦效颦。

酒似鹅黄人似玉,不须深叹客途贫。

(0)

海夷八首·其五

金陵亦是开基地,虎踞龙盘旧业存。

先帝寝园犹白鹿,功臣甲第自朱门。

冶城烟垒秋风肃,淮水金铙片月昏。

太傅元勋藏上册,肯令妖祲近中原。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