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蕲泽》
《过蕲泽》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雄吞六国弱秦强,壮士逡巡野水傍。

耕叟不知鸿鹄志,笑观宫室陈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
sòng / zhānglěi

xióngtūnliùguóruòqínqiángzhuàngshìqūnxúnshuǐbàng

gēngsǒuzhī鸿hóngzhìxiàoguāngōngshìchénwá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陈王(chén wáng)的意思:指陈胜、吴广起义的领袖陈胜。也用来比喻企图颠覆现有秩序的人或集团。

耕叟(gēng sǒu)的意思:指年老的农民,也用来比喻年迈的人。

宫室(gōng shì)的意思:宫室是指宫殿和府邸,也用来形容高大豪华的房屋。

鸿鹄(hóng hú)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的抱负和追求。

六国(liù guó)的意思:指战国时期的六个诸侯国,也用来形容众多国家或势力并存的局面。

逡巡(qūn xún)的意思: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壮士(zhuàng shì)的意思:指勇敢、坚强、有胆识的人。

鸿鹄志(hóng hú zhì)的意思:形容志向高远,有远大的抱负和雄心壮志。

翻译
他雄心壮志吞并六国,使秦国强大起来
英勇的壮士在野外河边徘徊
注释
雄吞:形容非常有气势地吞并。
六国:指战国时期的六个强大的国家。
弱秦强:秦国由弱变强的过程。
壮士:指英勇的人物。
逡巡:犹豫不决或徘徊。
野水:野外的河流。
耕叟:耕田的老人。
鸿鹄志:比喻远大的志向,像鸿鹄(天鹅)一样高飞。
宫室:宫殿房屋。
忤:违背,触犯。
陈王:这里可能指的是陈胜吴广起义中的陈胜,他们在秦末起义反对暴政。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兴亡和个人情感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古人行迹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沉思与感慨。

"雄吞六国弱秦强"一句,以强烈的笔触勾勒出秦朝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霸道形象。"壮士逡巡野水傍"则描绘了古代武士在原野河畔巡视的情景,展示了一种昔日辉煌的军事气概。

"耕叟不知鸿鹄志"表达了农夫对于远大志向和政治变迁的无知与淡然。"笑观宫室忤陈王"则是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以一种超脱的情怀,笑看那些已成废墟的宫殿和昔日帝王的繁华。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强弱盛衰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兴亡的感慨,以及面对往昔荣光与现实颓败时的哲思。诗中的意境开阔,情感深邃,充分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洞察力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汉宫

幻出壶天醉碧桃,旋开云窦挹琼膏。

龙蟠烛影承香辇,凤拥箫声绕赭袍。

织女机临银汉动,捧盘人共玉蟾高。

如何今日猗兰殿,吹尽雄风到野蒿。

(0)

寄白云庵赵鍊师

郊园日涉应成趣,远谢嚣氛思不群。

罨画溪边扃岫幌,碧桃花下列仙班。

千年往事随黄鹤,一片閒心伴白云。

纵倚风书徵不起,可无芳信寄王孙。

(0)

题长春宫瑞应鹤诗二首·其一

蕊宸华供列仙班,灵境清沈白日閒。

鹤驾竞来趋北极,嵩呼原不离南山。

玉皇宫殿红云里,金母池台碧雾閒。

休应是彰皇化处,镇长春色在人寰。

(0)

唐家牡丹

花萼相辉瑞锦屏,探春半度恋春情。

貌同腻玉镂雕就,衣是缕金丝织成。

应笑玉华头髻重,爱更金粟擘环清。

温柔谁更鲁倾国,只数杨家姊妹名。

(0)

复次赵虎岩元韵

道直如弦气吐虹,几人臭味与君同。

西湖处士林和靖,东里先生吕本中。

举世是皆惊炙毂,有人应更惮乘骢。

阿谁狂直今如此,不是痴仙即醉翁。

(0)

寄隐者

投老尝期谢草莱,有人怀抱待君开。

叩玄要给谈人口,虚白原宜养圣胎。

凤尾诺虽徵不起,鹤头书合召将来。

莫惊此会知何处,认取黄金是旧台。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