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从灰后仍馀热,水到穷时自得源。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士(chǔ shì)的意思:指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士人,也指追求清净、远离尘嚣的人。
丹火(dān huǒ)的意思:指红色的火焰,也比喻炽热的情感或热情。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朋友(péng yǒu)的意思:指亲密的、信任的、相互帮助的人。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遗经(yí jīng)的意思:指遗失经书,比喻珍贵的书籍或文化遗产因失传而令人惋惜。
云屯(yún tún)的意思:云屯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云彩聚集在一起,形成密集的云团。
竹门(zhú mén)的意思:指清贫的生活环境或简陋的住所。
朱明(zhū míng)的意思:形容光明照耀、明亮夺目。
自得(zì dé)的意思:自我满足,自我得意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已逝高士的深切悼念与缅怀之情。首句“寂寞空斋闭竹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仿佛诗人独自一人在闭塞的书房中,内心充满了对逝者的思念。接着,“寒塘西畔暗云屯”一句,通过寒塘与暗云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气氛,暗示了逝者离世的悲凉。
“心从灰后仍余热,水到穷时自得源”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精神不灭、灵魂永存的信念。即使逝者已逝,但其精神如同火焰虽尽,但仍留有余温;正如水流至尽头,自有源头补给,寓意着逝者的精神将永远流传。
“作传敢辞朋友责,遗经深幸子孙存”则体现了诗人对于逝者作品和遗教的珍视,以及希望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被后人继承和发扬的决心。诗人愿意承担起为逝者立传的责任,即便面临朋友的质疑,也毫不退缩,因为深知这些遗作对于子孙后代的重要性。
最后,“朱明丹火西樵月,照尔千秋处士魂”两句,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将逝者的灵魂比作在朱明丹火(象征生命与热情)照耀下的西樵月(象征智慧与宁静),寓意着逝者的精神如同月亮一般,虽然肉体消逝,但其智慧与精神将永远照亮后人的道路,成为千秋万代的指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与赞美,以及对其精神遗产的珍视与传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崇高的道德情操,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永恒精神的敬仰与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朗月行
朗月照帘幌,清夜有馀姿。
洞房怨孤枕,挟琴爱前墀。
萱草已数叶,梨花复遍枝。
去岁草始荣,与君新相知。
今年花未落,谁分生别离。
代情难重论,人事好乖移。
合比月华满,分同月易亏。
亏月当再圆,人别星陨天。
吾欲竟此曲,意深不可传。
叹息孤鸾鸟,伤心明镜前。
题杜居士
松偃石床平,何人识姓名。
溪冰寒棹响,岩雪夜窗明。
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应知此来客,身世两无情。
送杜秀才归桂林
桂州南去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
两岸晓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风。
瘴雨欲来枫树黑,火云初起荔枝红。
愁君路远销年月,莫滞三湘五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