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荔支诗·其二》
《荔支诗·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破巢后事全迂,纵有琼浆不忍图。

枝上分明阿母血,至今和泪滴珊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母(ā mǔ)的意思:指儿女对母亲的尊称,也可泛指对年长妇女的尊称。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后事(hòu shì)的意思:指人死后的事情,也可泛指事情结束后的处理。

破巢(pò cháo)的意思:破坏家庭、摧毁根基

琼浆(qióng jiāng)的意思:指美味的酒或饮料,也用来形容美味可口的食物。

珊瑚(shān hú)的意思:指珊瑚这种宝贝,比喻珍宝、宝贵的东西。

上分(shàng fèn)的意思:指通过某种手段或方式获得更高的分数、地位或声誉。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之后(zhī hòu)的意思:表示时间上在某个事件或动作之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荔枝的珍贵与凄美,通过“破巢”这一意象,赋予荔枝以生命与情感。诗人以“破巢之后事全迂”开篇,暗示荔枝经历了风雨或人为破坏后,其命运变得曲折复杂。接着,“纵有琼浆不忍图”,表达了对荔枝的珍惜之情,即使荔枝汁液如琼浆般珍贵,也难以割舍其背后的故事与情感。

“枝上分明阿母血”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荔枝比作“阿母”的鲜血,强调了荔枝的来之不易和其背后蕴含的生命力与牺牲精神。这不仅赞美了荔枝的美味,更赋予了它一种崇高的价值和意义。最后,“至今和泪滴珊瑚”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暗示荔枝的汁液如同泪水一般,滴落在珊瑚之上,既是对荔枝品质的赞美,也是对其经历的哀伤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刻的情感内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句·其一

极目关河高倚汉,顺风雕鹗远凌秋。

(0)

戊申年七夕五绝·其三

吹笙何处伴乘鸾,窥牖谁人见阿环。

便有唐家今夕意,月和风露满骊山。

(0)

悼卢次元

屈贾幽沉地,单车去不归。

湘江清见底,吟魄远何依。

行旐冲残雨,新楸掩落晖。

谁收遗箧藁,有子未胜衣。

(0)

句·其二

地连巴楚峰岚见,节近清明柳色知。

(0)

句·其九

山绕郡楼秋过雨,月临池树晚生烟。

(0)

赠陈内机

学诗常拟邵尧夫,问道曾谒杨慈湖。

尧夫之诗呈大朴,慈湖之学澄太虚。

羡君优游两者间,傲视轩冕如蘧庐。

何时从我山中居,绝胜泛绿依红蕖。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