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三,念佛先须断爱贪。
《修西方十劝·其三》全文
- 翻译
- 我劝你首先要做到的
就是断绝对爱欲和贪婪的执着
- 注释
- 劝君:劝告你。
三:强调重要性,非实指三次。
念佛:诵念佛经。
先须:首先必须。
断爱贪:割舍对爱欲和贪婪的追求。
临终:即将去世的时候。
心净:内心清净。
见如来:见到佛的显现。
似月:如同明亮的月亮。
清光:清澈的光芒。
照碧潭:照亮碧绿的水潭。
-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佛教高僧道镜的作品《修西方十劝》,其中蕴含了深厚的佛法哲理。诗中的“劝君三”指的是对信众的第三次劝导,强调修行之人必须先断除贪欲之心,这是达到精神境界的必要条件。
“念佛先须断爱贪”,这句直接点出要想通过念佛来达到解脱,就必须首先切断世间一切情感和物欲的羁绊。这不仅要求信众对佛有坚定的信仰,更是对内心清净无染的一种追求。
“临终心净见如来”,诗中所说的“临终”指的是人生最后一刻,“心净”则意味着在生命结束之时,内心已达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纯净状态。而这种状态使得信众能够亲睹佛陀的真身,这里的“如来”即是佛陀的别称,代表了佛法中最高的智慧与觉悟。
最后,“似月清光照碧潭”,这一句以优美的意象描绘出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里的“似月清光”形容的是一种柔和而又明净的光芒,这光芒如同夜空中明亮的月亮,照耀着心灵深处最幽暗的地方,即“碧潭”。这个意象既美化了佛陀真身所发出的光芒,也描绘出了信众在见到佛陀时内心的清澈与平静。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修行过程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宗教的追求:即通过断绝世间的情感和欲望,最终达到与佛陀相见并实现精神上的解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