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怀》
《感怀》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经济夙所尚,隐沦素期

几年霜露感,白发忽已垂。

凿井北山阯,耕田南涧湄。

坤极浩荡,岁晚将何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耕田(gēng tián)的意思:耕田是指农民进行农田耕作的活动,也可比喻勤劳努力的工作。

浩荡(hào dàng)的意思:形容气势宏大,浩大雄伟。

经济(jīng jì)的意思:指社会物质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等方面的活动和规律。

坤极(kūn jí)的意思:指大地之极,代表着地方、位置、方向的极点。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霜露(shuāng lù)的意思:霜和露是自然界的两种现象,霜指寒冷季节夜晚空气中的水汽结晶,露指早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成语“霜露”比喻时机、机会或境遇。

素期(sù qī)的意思:指平日、平时、常日。表示平常的日子或平时的状态。

隐沦(yǐn lún)的意思:隐退或沉没。形容人才被埋没或默默无闻。

凿井(záo jǐng)的意思:指通过努力和不懈的奋斗,克服困难,达到目标。

霜露感(shuāng lù gǎn)的意思:形容对事物敏感、细腻的感觉。

鉴赏

这首诗《感怀》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对人生、自然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首句“经济夙所尚”,表达了主人公自小就崇尚经世济民的志向,展现出其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接着,“隐沦非素期”一句转折,暗示了他并非本意追求隐居生活,而是命运或现实迫使他走向了这条道路。这种内心的挣扎与无奈,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奠定了基础。

“几年霜露感,白发忽已垂。”这两句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通过描述主人公在岁月的洗礼下,白发悄然生长,形象地展现了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霜露的比喻,既象征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凿井北山阯,耕田南涧湄。”这两句转而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主人公选择在北山之隅凿井,在南涧之畔耕田,过起了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这样的生活虽然远离尘嚣,却也充满了自给自足的宁静与满足。

“乾坤极浩荡,岁晚将何之。”最后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面对宇宙的浩瀚与时间的长河,不禁思考起自己的未来与归宿。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追问,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内心世界和外在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以及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思考与抉择。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寄题韩勉夫枝巢·其一

万物各有性,逍摇即自安。

均鸠得巢易,躁蟹寄身难。

莫羡高头树,须防静处丸。

如今洛阳第,谁到子孙看。

(0)

重九日至云号

梯山七千丈,接迹上清虚。

钟杂钧天奏,僧参梵帝居。

摄衣鹏展背,洒墨雁添书。

今日登高眼,平生总不如。

(0)

和曾谹父中秋前六日二诗·其二

谁将兔消长,用卜月阴晴。

三穴由来暗,中天本自明。

金盆如未满,玉斝为谁倾。

处处随人去,长空不送迎。

(0)

紫极二仙翁祠

方内人过方外游,两翁身世等浮沤。

何如添作三高士,为有平生一水丘。

(0)

赵康州徐节孝祠

康州义烈光千载,徐老勤劬尽一身。

及到成名略相等,须知忠孝是同伦。

(0)

和曾谹父约八月十六日看月

海上群仙锦旋襕,舞馀掷出紫金盘。

人心自爱休分别,未必全输昨夜看。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