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棉·其二》
《木棉·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万朵随波似泛杯,浮沉又似水灯来。

三江染尽桃花水一道红泉划不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浮沉(fú c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时而成功,时而失败,不稳定的状态。

红泉(hóng quán)的意思:红色的泉水。形容水色鲜红的泉水。

花水(huā shuǐ)的意思:形容花朵在水中漂浮的景象,比喻虚华浮薄、不真实的事物。

三江(sān jiāng)的意思:指长江、黄河和黑龙江,代表我国最大的三条河流。也用来形容地理位置重要、水系繁盛的地区。

水灯(shuǐ dēng)的意思:指在水中点燃的灯,比喻虚有其表、无实际作用的东西。

随波(suí bō)的意思:随着水波的流动而移动,比喻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一道(yī dào)的意思:指同一方向或同时发生的事物。

桃花水(táo huā shuǐ)的意思:指女子的月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木棉花在水中漂浮的生动景象,充满了动态美与色彩感。首句“万朵随波似泛杯”,以“万朵”形容木棉花之多,以“泛杯”形象地表现了花朵随波逐流的情态,仿佛无数酒杯在水面轻轻摇曳,既展现了木棉花的繁盛,也赋予了画面一种轻盈飘逸的美感。

次句“浮沉又似水灯来”,将木棉花比作水灯,进一步丰富了视觉效果。水灯在水中缓缓移动,既象征着木棉花在水面的漂浮状态,又暗示了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这种比喻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也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木棉花在水中轻轻摇晃的姿态。

第三句“三江染尽桃花水”,通过“三江”这一广义的概念,强调了木棉花所处环境的广阔与丰富。桃花水则是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描绘,暗示了木棉花在春日里绽放的背景,同时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

最后一句“一道红泉划不开”,以“红泉”比喻木棉花的红色,强调了木棉花的鲜艳与独特。然而,“划不开”则表达了木棉花的色彩难以被分割或描述的强烈印象,暗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难以言喻的美丽。这句话不仅赞美了木棉花的颜色,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美的深刻感受和无法完全捕捉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木棉花在水中的美丽景象,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力和色彩之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感慨。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次韵王彦猷参谋避胡山中寄茶字韵诗卷二首·其二

扁舟流浪作浮家,病齿凋零脱左车。

千里归心秋后燕,一年春事雨前茶。

它时我自开三径,此去君当判六花。

相见已还平日愿,豚蹄何用祝污邪。

(0)

次韵元素见寄二首·其二

人间何处不蘧庐,匹马来游偶束书。

晚岁光阴频入梦,雁来消息莫相疏。

淮南乘兴非关米,箸下烹鲜喜有鱼。

避地偷生落闲处,功名无复似包胥。

(0)

须江暮春杂题三首·其三

淮上风埃满客衣,二年楼阁送斜晖。

心如落絮随风去,春与残花作伴归。

塞外夕烽悲鼓角,江边飞雨湿旌旗。

只今便觅东皋路,巳失南山种豆期。

(0)

次韵忍毋我春日三绝句·其三

春意全灰病后心,粥鱼斋鼓听禅林。

鸟啼南岭梦初断,花发故园人懒寻。

(0)

次韵罗仲共山村题咏十首·其七

欲问濯潭路,悬知隔数村。

晓来茅屋梦,相对饱朝暄。

(0)

读淮阴传

淮阴一世豪,勋业满天地。

晚节不自全,遗恨在百世。

君臣如父子,焉得置猜忌。

功高良易疑,地大苦难制。

折箠下燕齐,群豪自风靡。

岂有须假王,而可镇齐伪。

祸生固有胎,失在此举尔。

沛公窘荥阳,齐卒尽精锐。

颉颃楚汉间,事若反掌易。

信岂不自王,何乃遣汉使。

帝意自此疑,齐楚终易位。

哙等何足羞,鞅鞅遂失意。

晚路说陈豨,咄嗟甚儿戏。

吕姥何能为,公乃自失志。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