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鞭策(biān cè)的意思:鞭策指督促或激励别人,推动他们取得进步或完成某项任务。
边塞(biān sài)的意思:边塞是指国家边疆地区,特指边境地区。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策马(cè mǎ)的意思:策马指的是骑马快速行动的意思。
国计(guó jì)的意思:
(1).治国的方针大计。《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 宋 王禹偁 《先君后臣论》:“会 座 病, 卫君 亲视之疾,且问国计。”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地方大吏,原以整顿地方,岂可图便偷安,置国计於不问。”
(2).国家的经济,国家的财富。《荀子·富国》:“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元史·世祖纪十》:“且言其国经 唆都 军马虏掠,国计已空。”《宦海》第一回:“总而言之,那一国之中,官吏的得人与否,关係著民生的强弱,国计的盛衰。”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棉衣(mián yī)的意思:指得到保护或安慰的人或物。
使人(shǐ rén)的意思:使人指的是某种行为或者事物能够让人产生某种感受或者影响人的心情。
田园(tián yuán)的意思:指乡村、农田或田园生活,也用来形容宁静、安逸的环境。
为国(wèi guó)的意思:为了国家,为了国家的利益。
斜晖(xié huī)的意思:夕阳斜照。
信服(xìn fú)的意思:表示对某人或某事深信不疑,完全认同并心服口服。
燕雀(yàn què)的意思:小鸟燕雀无法理解大雁鸿鹄的志向和抱负。形容人的见识狭窄,不能理解高远的目标。
征人(zhēng rén)的意思:招募人才,征集人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四月的独特景象与生活情境,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
首联“边塞四月尚棉衣,村树新阴绿渐围”以边塞四月依然需要穿着棉衣的景象开篇,暗示了边塞气候的寒冷,接着以“村树新阴绿渐围”描绘出边塞初春时节树木逐渐披上绿装的生机勃勃之景,形成鲜明对比。
颔联“雨少田园依水种,风多燕雀向檐飞”进一步展现边塞农事活动的特点。在雨水较少的情况下,农民们依傍着水源进行耕种,而频繁的风吹动着燕雀在屋檐下飞翔,生动地展现了边塞农村的生活状态。
颈联“官清能使人信服,民富方为国计肥”则从政治与民生的角度出发,强调了清明的政治对于民众信任的重要性以及国家繁荣的基础在于百姓富裕。
尾联“薄暮征人何处宿,挥鞭策马趁斜晖”描绘了一幅边塞黄昏时分,征人(可能指边防士兵或远行之人)在夕阳西下之际寻找住宿场景,表达了边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四月的自然风光与边疆人民的生活状态,既展现了边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也蕴含了对边疆治理与民生发展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