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才致(cái zhì)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伏轼(fú shì)的意思:伏轼是一个古代典故中的成语,指的是臣子或学生谦逊恭敬地侍奉君主或师长。
高谈(gāo tán)的意思:指言辞高妙,谈论深刻或高深的言谈。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何自(hé zì)的意思:自己如何,自身如何
机略(jī lüè)的意思: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贱子(jiàn zǐ)的意思:指品德低劣、卑鄙无耻的人。
今世(jīn shì)的意思:指现在的人生或当前的世界。
扪虱(mén shī)的意思:形容过分细心,小题大做,忧虑过多。
幕府(mù fǔ)的意思:指封建时代日本的军事政权,也泛指封建时代的军事政权。
三巴(sān bā)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脸上有三道明显的皱纹,通常出现在额头、眉毛之间和眼角,表示年纪大、经历丰富。
天南(tiān nán)的意思:指南方,南方。
席门(xí mén)的意思:指受到邀请或请客人时,坐在门前的座位上,表示受宠待遇或地位尊贵。
洗兵(xǐ bīng)的意思:指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致治(zhì zhì)的意思:指通过治理、调整等手段来解决问题,达到治理的目的。
治平(zhì píng)的意思:指维护社会治安,使社会安定平和。
- 鉴赏
此诗《彭飞云刺史见访》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对彭飞云刺史来访的描绘,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与高尚的人格魅力。
首联“今世须才致治平,古人机略见先生”,开篇即点明主题,强调当今时代需要贤才以实现国家的安定繁荣,而彭飞云先生的智慧和策略,正是古人的典范。这里既表达了对彭飞云的敬仰之情,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的期待。
颔联“剖符旧化三巴俗,伏轼曾降七十城”,进一步描述彭飞云在地方治理上的功绩。他通过传统的封赐制度(剖符)来改革地方习俗,使三巴地区(泛指四川盆地)的风俗得以改善;同时,他凭借自己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成功地征服了七十座城池,展现了其卓越的领导力和军事才能。
颈联“幕府每闻飞健檄,席门何自枉高旌”,则从侧面反映了彭飞云在官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每当他的命令(健檄)传至幕府,无不迅速执行;即使是平民百姓的门户(席门),也因他的到来而显得格外尊贵。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彭飞云作为官员时的威严与亲民的形象。
尾联“天南贱子能扪虱,坐听高谈为洗兵”,最后以一个谦卑的视角,表达了对彭飞云的仰慕之情。作为偏远南方的普通士人,能够聆听他的高谈阔论,不仅感到荣幸,更希望借此机会学习他的治国之道,以期将来能为国家和平做出贡献。这一联体现了陈恭尹对彭飞云的尊敬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
综上所述,《彭飞云刺史见访》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彭飞云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风采,以及陈恭尹对其的深深敬佩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康庄衢少司农擢南大司寇
知君莫如我,送君难为别。
岂无阳关情,未语喉先咽。
念我发云短,持筹担莫辍。
物力值寒俭,欲舞肘已掣。
天幸假我公,埙篪如夙结。
夷险与同舟,浅深共厉揭。
谈笑亦先忧,念兹在涸辙。
肝胆照松筠,金石镌齿舌。
朝对巫山云,暮见峨眉雪。
元气浑浩溟,风韵自爽洁。
法曜忽南移,帝简在名杰。
旧都繁华地,雅镇惟素节。
谁谓汤网疏,明允可立折。
九府泉流清,三章约法晰。
惟此有本人,纲整而目截。
天阙山最高,秦淮水更冽。
山水有知音,声价为君设。
北指是斗杓,袖然冠九列。
钧衡岂相私,霖雨待手挈。
惟祝君此行,得情慎勿悦。
《送康庄衢少司农擢南大司寇》【明·毕自严】知君莫如我,送君难为别。岂无阳关情,未语喉先咽。念我发云短,持筹担莫辍。物力值寒俭,欲舞肘已掣。天幸假我公,埙篪如夙结。夷险与同舟,浅深共厉揭。谈笑亦先忧,念兹在涸辙。肝胆照松筠,金石镌齿舌。朝对巫山云,暮见峨眉雪。元气浑浩溟,风韵自爽洁。法曜忽南移,帝简在名杰。旧都繁华地,雅镇惟素节。谁谓汤网疏,明允可立折。九府泉流清,三章约法晰。惟此有本人,纲整而目截。天阙山最高,秦淮水更冽。山水有知音,声价为君设。北指是斗杓,袖然冠九列。钧衡岂相私,霖雨待手挈。惟祝君此行,得情慎勿悦。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8367c6dc3278b4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