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秋夜感兴·其二十一》
《山中秋夜感兴·其二十一》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声音之学久相违养德陶心不支

不见齐门驱御速,却于韶乐识婴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支(bù zhī)的意思:不支指的是力量不足、支撑不住的意思。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齐门(qí mén)的意思:指家族中的男子都能够得到官职或功名,家族兴旺昌盛。

声音(shēng yīn)的意思:指声音洪亮、响亮。

陶心(táo xīn)的意思:形容人心灵纯洁善良,没有丝毫污染。

相违(xiāng wéi)的意思:相互矛盾,相互抵触

养德(yǎng dé)的意思:培养品德和道德修养

婴儿(yīng ér)的意思:指年幼的儿童或刚出生的婴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声音艺术的深切怀念以及在山中秋夜中的感悟。首句“声音之学久相违”表达了诗人长时间以来与声音艺术的疏离,流露出一种遗憾和渴望重拾旧好的情感。接着,“养德陶心自不支”则揭示了声音艺术对于个人品德修养和心灵陶冶的重要性,暗示了长时间的疏离使得这种滋养逐渐减弱。

“不见齐门驱御速”一句可能借用了古代音乐教育中关于学习速度和效率的比喻,这里的“齐门”可能指的是音乐学习的门户或路径,“驱御”则暗示了快速学习或进步的过程。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过去音乐学习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状态的反思——似乎在音乐学习上失去了原有的速度和效率。

最后一句“却于韶乐识婴儿”则转而描述了一种新的发现或体验。这里的“韶乐”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宫廷音乐,常与和谐、高雅联系在一起。诗人在此处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比作“识婴儿”,可能意味着在某种意义上,他从韶乐中重新发现了音乐的纯粹和原始之美,如同初生婴儿般纯净无邪,这或许代表了诗人对音乐本质的深刻领悟,或是找到了一种回归初心、简单纯粹的音乐欣赏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诗人对声音艺术的深情回顾、自我反思以及最终的领悟与升华,体现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厚情感和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闭户二首·其一

声利能令智者愚,放翁闭户养迂疏。

地炉枯叶夜煨芋,竹笕寒泉晨灌蔬。

徇俗不如翻著袜,爱山只合倒骑驴。

今朝更有欣然处,万里知心一纸书。

(0)

观物吟·其一

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与不为贫。

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

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

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0)

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

东都寄食似浮云,襆被真成一宿宾。

收得玉堂挥翰手,却为淮月弄舟人。

羡君湖上斋摇碧,笑我花时甑有尘。

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

(0)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

(0)

咏白莲

昨夜三更后,姮娥堕玉簪。

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0)

寄曾子固二首·其二

崔嵬天门山,江水绕其下。

寒渠已胶舟,欲往岂无马。

时恩缪拘缀,私养难乞假。

低徊适为此,含忧何时写。

吾能好谅直,世或非诡诈。

安得有一廛,相随问耕者。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