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孤雁·其一》
《孤雁·其一》全文
唐 / 崔涂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湘浦离应晚,边城去已孤。

如何万里计,只在一枝芦。

起波摇楚,寒栖月映蒲。

不知天畔侣,何处平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寒栖(hán qī)的意思:寒冷的栖息地,比喻贫困、艰苦的生活环境。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平芜(píng wú)的意思:形容平坦无阻,平坦无奇。

起波(qǐ bō)的意思:引起风波、骚动或争议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天畔(tiān pàn)的意思: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下平(xià píng)的意思:指事物处于平庸、平淡的状态,没有变化或发展。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只在(zhī zài)的意思:只存在于;只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情况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气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归去之人的思念和关切。"湘浦离应晚"一句,设定了时间与地点,是傍晚时分在湘江边的场景,给人一种寂静与孤独的感觉。"边城去已孤"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诗人可能是站在边城上眺望着远方,那里已经没有了熟悉的身影,只剩下无尽的孤独。

"如何万里计"一句,是诗人在询问自己,怎样才能计算出那位离去之人的行程与距离。"只在一枝芦"则表达了一种对远方的渴望和思念,就像那一枝芦草一样微小而又无力,只能静静地伫立在原野上,希望能够传递到远方的心意。

"迥起波摇楚"一句,以动人的笔触描绘出水面的波纹,这里的“楚”可能指的是南方的湘江,也可能是泛指南国。"寒栖月映蒲"则让人感受到秋夜的清冷,月光下那寒蝉在芦苇间栖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宁静的氛围。

最后两句"不知天畔侣,何处下平芜?"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或亲人的关切和疑惑,不知道他们现在身在何处,是不是已经找到一个安稳的地方落脚。这里的“天畔”指的是遥远的边际,而“平芜”则是平坦的土地,象征着安宁的居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佳作。

作者介绍
崔涂

崔涂
朝代:唐   字:礼山   籍贯:《唐才子传》说是江南   生辰:888

崔涂[唐](约公元887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朝江南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猜你喜欢

送僧

去结茅堂霅水边,晓行持钵落花天。

得钱未用栽松本,先买溪南旧石田。

(0)

复游鄞江

欲扣山扉汲野泉,支筇眼驻柳阴边。

苦无平地休穿屐,待有轻风却放船。

孤笛叫开云里月,一竿撑破水中天。

舟人相戒低声语,沙上恐惊鸥鹭眠。

(0)

恶钳锤下现针锋,正眼开时一线通。

百匝千重俱劄透,始知个是夜深工。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二十二

马祖升堂,百丈卷席。净慈看来,寸不如尺。

(0)

己亥九日屏翁约诸孙登高西屿阻风舟行不前遂会于吾家山海图之上酒边翁有诗留题因次韵

良辰乐事两相关,喜我楼台便往还。

不用移舟过西屿,只消把酒对南山。

风于破帽如相约,菊为新篘欲笑颜。

留作千年佳话处,诗翁醉墨照楣间。

(0)

次史君喜雨韵并呈府判

明公闵雨志平民,祈祷无他只一真。

万里天高随感应,半空雷震忽亨屯。

挽回庾峤生生意,化作商霖处处均。

归斡元功调玉烛,从今三过续丝纶。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