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院避暑》
《竹院避暑》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逃暑苛礼科头斗室中。

谁能生久寂,冷坐微风

静气凉先得,清言月与同

炉香细细僧院西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斗室(dǒu shì)的意思:斗室指的是一个狭小的房间或空间。在成语中,斗室常常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狭小拥挤,人多而空间有限。

静气(jìng qì)的意思:保持冷静、沉默不语

科头(kē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被剃光,只剩下一撮头发。形容人非常贫穷、破落的样子。

苛礼(kē lǐ)的意思:形容对待客人或下属过分严苛,没有礼貌。

冷坐(lěng zuò)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冷清地坐着,形容处境孤单、寂寞。

炉香(lú xiāng)的意思:指香炉中飘出的香气,比喻学问、才艺等能够使人受到启发和陶冶的事物。

僧院(sēng yuàn)的意思:僧庙;佛教寺院

室中(shì zhōng)的意思:指在室内、密闭的空间中。

逃暑(táo shǔ)的意思:逃离炎热的夏季,寻求凉爽和舒适的环境。

微风(wēi fēng)的意思:微弱的风,指轻柔的风。

细细(xì xì)的意思:非常细小、细致入微、详细。

西东(xī dōng)的意思:形容东西分散或离散,没有秩序或规律。

与同(yǔ tóng)的意思:与同指的是与人和谐相处,互相友爱、互相帮助。

竹西(zhú xī)的意思:指人品高尚,操守正直,不受外界诱惑。

坐守(zuò shǒu)的意思:坐守意为守卫、守护、坚守岗位。形容人在困难或危险面前,不离开自己的位置,始终保持警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竹院中避暑的宁静生活场景,充满了淡泊与超然的意境。首句“逃暑如苛礼”,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酷热天气的厌倦,仿佛是在逃避一种繁文缛节。接着,“科头斗室中”则点明了避暑地点——一间简陋的小屋,屋内无冠(“科头”),暗示着自由自在、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

“谁能生久寂,冷坐守微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竹院中的宁静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时间似乎变得缓慢,只有偶尔吹过的微风带来一丝凉意。诗人在这里“冷坐”,既是对环境的描述,也是内心状态的体现,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心静如水的心境。

“静气凉先得,清言月与同”则将自然界的凉爽与内心的平静相融合,月光下的清谈更添了几分雅致和超凡脱俗之感。这里的“清言”不仅指与月光的对话,也暗含了与自然、与内心的对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一炉香细细,僧院竹西东”以香炉中袅袅升起的烟雾为喻,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宁静。同时,这一细节也巧妙地将场景与僧院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亲近与向往,以及在避暑之余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处竹院避暑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充满了禅意和超然的美学价值。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挽杨明府遇二首·其二

一病归何早,空斋种白杨。

尚期中散出,不谓太玄亡。

旧宅扃南院,新阡树北邙。

乍宵邻笛过,涕泪尽山阳。

(0)

哭大中丞滕公八首·其八

念载门人籍,千秋国士期。

长镵惊老大,短褐愧支离。

宿草孤帆近,生刍一剑迟。

殊恩何日报,恸绝大江湄。

(0)

哭大中丞滕公八首·其二

绝学传邹鲁,洪都陋汉唐。

君王悲大树,父老泣甘棠。

百万清油底,三千绛帐傍。

尚思龙起日,风雨动南阳。

(0)

送王使君之滇中六首·其四

不堪垂老态,仍对欲分襟。

杖拟携邛竹,船应载郁林。

夷歌传白璧,汉诏锡黄金。

何似长安吏,穷年问陆沈。

(0)

送王使君之滇中六首·其三

铜鱼分绝塞,金马问长途。

地入三苗险,天悬六诏孤。

中华传制作,异域上舆图。

新酿椰阴满,何妨醉百觚。

(0)

膝汝载先生卜筑武夷邀余过访余以家慈卧床褥尚孤此约感念今昔不胜怅惘敬赋小诗奉寄凡八章·其八

九折王阳道,千秋大隐庐。

云山容负笈,宇宙碍驱车。

业岂门人尽,名犹国士馀。

凭将一掬泪,遍洒越山隅。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