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数犹八百,圉官或窃馈。
剔奸尔已能,务实我尤切。
赖马食者多,减马人将逮。
贡禹疏曾读,谓其言精诣。
白简(bái jiǎn)的意思:指无所作为、无所用心的人。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乘骑(chéng qí)的意思:指乘坐马匹或其他交通工具出行。
刍秣(chú mò)的意思:指牲畜的饲养和照料,也比喻对人的培养和教育。
捍格(hàn gé)的意思:指坚决捍卫正义、抵抗侵犯的精神和行为。
汉文(hàn wén)的意思:指汉字书写的文字。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纪事(jì shì)的意思:记录历史事件或事实
僵毙(jiāng bì)的意思:指人或动物因受到极度惊吓、恐怖或突发事件而僵直地死亡。
节用(jié yòng)的意思:节约使用
仅存(jǐn cún)的意思:仅剩下,只有这一个存在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精诣(jīng yì)的意思:指对某一领域或技能精通的境界,形容人在某一方面的造诣非常高。
苛细(kē xì)的意思:形容对待人或事非常严格,一丝不苟。
可乘(kě chéng)的意思:可以利用、可以乘机而行的机会
骊黄(lí huáng)的意思:形容颜色明亮夺目,光彩照人。
吏议(lì yì)的意思:吏议指官员们的议论或评价。
六飞(liù fēi)的意思:形容速度非常快,迅猛如飞。
马政(mǎ zhèng)的意思:形容事情进展迅速,取得成功。
马食(mǎ shí)的意思:指马吃草,比喻人们各自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行活动。
马人(mǎ rén)的意思:指马上的人,形容行动迅速,快马加鞭。
其然(qí rán)的意思: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岂非(qǐ fēi)的意思:难道不是,岂非表示对某种事实或判断的反问,表达出否定的意思。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上驷(shàng sì)的意思:指高高在上,傲慢自大。
食人(shí rén)的意思:吃人肉,指残忍凶恶的行为。
时势(shí shì)的意思:指时代的潮流和趋势,也可指某一特定时期的环境和形势。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探赜(tàn zé)的意思:探求真相或核心。
贪囊(tān náng)的意思:形容贪婪而无底线的贪欲。
天闲(tiān xián)的意思:指天空没有云彩,形容天气晴朗、无事可做。
务实(wù shí)的意思:指做事脚踏实地、注重实际,不空谈理论,不追求虚幻。
夏卿(xià qīng)的意思:指夏天的时候,官员们可以停止办公,回家休息。
小试(xiǎo shì)的意思:进行初步尝试或试验,以便了解情况或能力。
驿致(yì zhì)的意思:指传递消息或文书的工作,也用来形容传递信息的重要性。
异制(yì zhì)的意思:指与常规制度、规矩等不同的制度、规矩。
一再(yī zài)的意思:多次重复或再三强调
用计(yòng jì)的意思:使用计谋或策略以达到某种目的。
邮政(yóu zhèng)的意思:指邮局或邮递服务,也泛指邮政行业。
职方(zhí fāng)的意思:指担任官职的人,也可以指政府机关。
中时(zhōng shí)的意思:指时间的中间部分,也表示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作难(zuò nán)的意思:指刁难、为难别人,使其难以应对或解决问题。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纪事》。诗中描绘了古代马政管理的变迁与问题,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
首先,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古代马政的制度变化。从“职方掌马政,今古稍异制”开始,诗人提到马政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式和规定。接着,“上驷育天闲,骊黄六飞备”描绘了皇家马厩的规模与种类,展示了古代马匹繁育与选拔的严格标准。
然而,随着“司马设京馆,惟用供驿致”,诗人的笔锋转向了马匹使用的实际场景。这里提到了马匹被用于驿站传递,但同时也指出马匹饲养成本高昂,甚至达到了“历减十三四”的程度。这反映了古代马政在资源分配与效率上的矛盾。
接下来,“其数犹八百,圉官或窃馈”揭示了马匹数量与管理者的道德问题,暗示了马匹可能被滥用或浪费的情况。而“马食人食之,硉兀半僵毙”则形象地描绘了马匹因过度消耗而濒临死亡的惨状,体现了古代马政管理中的严重问题。
诗人随后提出了改革的建议,“夏卿觉其然,白简付吏议”。这里提到的“夏卿”可能是对某位官员的尊称,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通过奏章向朝廷提出改革意见。接着,诗人强调了“剔奸尔已能,务实我尤切”的原则,即清除腐败,注重实际效果。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阐述了改革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再减何妨,莫拟过苛细”表明了适度减少马匹数量的合理性,同时反对过于严苛的管理。诗人还提到,即使减少了马匹数量,邮政服务并未因此废止,显示了改革的智慧与成效。
最后,“三百兹仅存,不闻邮政废”再次强调了改革后的邮政服务依然得以维持,体现了古代政府在面对资源分配与效率问题时的应对策略。诗人引用了贡禹的言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认为这种做法不仅合理,而且符合古代的治理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马政管理的反思,展现了乾隆皇帝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与改革意识。诗中不仅描绘了历史场景,也蕴含了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体现了文学与政治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