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王有恒野步》
《和王有恒野步》全文
元 / 谢应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芳草青青路欲迷,白头有客共扶藜。

吴田半没桃花水辜负春风布谷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布谷(bù gǔ)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声音高亢激昂,如同布谷鸟鸣叫。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风布(fēng bù)的意思:形容消息传遍,人人皆知。

辜负(gū fù)的意思:对别人的期望或信任感到愧疚,没有达到对方的期望或背离了对方的信任。

花水(huā shuǐ)的意思:形容花朵在水中漂浮的景象,比喻虚华浮薄、不真实的事物。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青路(qīng lù)的意思:指青年人的道路或前途。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桃花水(táo huā shuǐ)的意思:指女子的月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的生动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芳草青青路欲迷”,以“芳草”开篇,点明了春天的气息,青青的草地延伸至远方,似乎让人迷失在一片绿意之中,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迷茫的氛围。

次句“白头有客共扶藜”,描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持藜杖,与诗人一同漫步于这春意盎然的田野间。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沧桑。

第三句“吴田半没桃花水”,将视线转向远处,桃花盛开的季节,河水涨满,仿佛有一半的田野被桃花水所覆盖。这种景象既美丽又略显忧伤,桃花水的流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同时也映照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最后一句“辜负春风布谷啼”,则通过布谷鸟的啼鸣,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辜负”二字却透露出一丝遗憾,似乎是在说,尽管春风和布谷鸟带来了生机,但这份美好却被某种缺失或遗憾所掩盖,给人以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丰富而深沉。

作者介绍
谢应芳

谢应芳
朝代:元   字:子兰   号:龟巢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生辰:1295~1392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猜你喜欢

转禅病出诃林

久病伤为客,寒虫候月艰。

三冬诃子舍,八载荔枝山。

始觉浮生促,深知平日閒。

近思芦服味,念汝海云间。

(0)

题自写山水箑寄怀胡古泉

有客迢迢隔剑关,相思无计慰离颜。

却从鸟道干盘外,写寄江南平远山。

(0)

哭长姊诗

允矣我姊,令德祁祁。十年之长,事为我仪。

我纫姊线,我读姊师。怡怡闺闼。

我迈十龄,姊赋于归。翩翩者雁,中道分飞。

虽曰童稚,怆矣其悲。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滔滔岁月,绵绵予思。星次载周,姊再归宁。

春仲斯至,夏首斯征。来若萌华,别如振英。

譬彼山泉,分流趋壑。始则同源,终焉异托。

维此东国,扰矣时艰。鸿阻于冥,鱼沈于渊。

不相见者,三十馀年。我赋流离,罔或宁处。

历百苦辛,晤言以诉。胡不我顾,而即长暮。

我有梦寐,忆姊旧形。今也何似,我弗姊明。

我昔焚巢,姊闻而伤。今也冥漠,姊或予忘。

哀矣予情,爰托斯文。我弗姊睹,姊宁我闻。

昭昭莫形,冥冥安处。知灵有无,恸此泉路。

(0)

回西村

西山远翠生春烟,南溪新涨明沧涟。

斑斑红杏雨生晕,袅袅绿杨风可怜。

将军驰檄蓟门道,客子寄书漳水边。

年来离乱逢春色,又向晴波感逝川。

(0)

途中远望

料峭西风向晚天,黄茅乱石莽无边。

骆驼卧地如拳大,鹰隼盘空作盖圆。

钟后僧归松径雪,饭前渔泊柳堤烟。

板舆忽忽青门进,可许归时此买田。

(0)

新霁

晨兴启碧窗,仰面得新霁。

云敛半天青,远山沐如髻。

宿鸟梳湿翎,飞鸣向天际。

花垂浥露痕,池湿归泉细。

忽闻清音来,歌声互迢递。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