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旬襆被西亭宿,卧对唐碑看不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彻棘(chè jí)的意思:彻底清除障碍物或困难。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面目(miàn m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情况或本来面貌。
恰似(qià sì)的意思:恰好像,正如同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阳天(yá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气,没有阴云的天空。
直须(zhí xū)的意思:直接需要;必须
重闱(zhòng wéi)的意思:指重要的会议或辩论,也泛指重要的场合或会议。
真面目(zhēn miàn mù)的意思:真实的面貌或真正的本性
- 翻译
- 在西亭住了三十天,整日对着唐代石碑欣赏不够。
家中的长辈们围住夕阳,仿佛回到了竹林深深的时代。
只有彻底清除荆棘,面对愚潇,才能真正看到西亭的真面貌。
- 注释
- 三旬:三十天。
襆被:行李包裹。
西亭:地名,可能指一个住所或景点。
唐碑:唐代的石碑,可能指有历史价值的文物。
重闱:深宅大院,指家庭。
锁断:遮挡。
夕阳天:傍晚的天空。
万竿竹:形容竹林茂密。
彻棘:清除荆棘,比喻克服困难。
愚潇:可能指人名或虚构的人物,也可能象征困境。
面目:真实的样子,面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他以法华寺为试院,寓居子厚的西亭,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表达了对西亭独特风貌的理解。首句“三旬襆被西亭宿”描绘了诗人长期在此居住,夜晚伴着月光或烛火翻阅唐碑的情景,显示出他对古文化的热爱与专注。“卧对唐碑看不足”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历史遗迹的沉醉和敬仰。
接下来,“重闱锁断夕阳天”形象地写出了西亭四周环境的静谧和封闭,夕阳斜照,更显孤独,犹如被重重门户围住,与“当时万竿竹”形成对比,暗示了西亭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宁静。“恰似当时万竿竹”暗含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两句“直须彻棘对愚潇,始见西亭真面目”,诗人认为只有在深入体验和理解中,才能真正领略西亭的韵味,这里的“彻棘”可能象征着克服困难,而“愚潇”则可能是诗人自谦或形容心境的淡泊。通过这样的感悟,诗人揭示了西亭隐藏在其表面之下的深层意蕴,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喜迁莺.立冬
西风忒峭。把似锦浓秋,霎时都扫。
林影添黄,潭痕减翠,易损他乡怀抱。
瓮头索郎未熟,坌口猎徒还少。
燕市畔,渐消寒九九,排当画稿。那晓。
人世事,月令岁华,惯是田家好。
摘菜淹菹,燃糠煨芋,夜火村村打稻。
惆怅年来残夜,催著朝衫偏早。
凭谁说,向茅檐曝背,溪南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