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将白发对黄生,信未通前意已倾。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辟谷(pì gǔ)的意思:指禁食谷物,只吃蔬果或断食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不携(bù xié)的意思:不携意味着不带走或不携带。它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没有带走或没有携带某种东西。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孤村(gū cū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村庄,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孤独,缺乏支持和帮助。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静客(jìng kè)的意思:指能够保持冷静和安宁的客人或访问者。
妻子(qī zi)的意思:指已婚女子,与丈夫共同生活并相互扶持的女性。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桑柘(sāng zh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表面看起来平凡普通,但内在却有着非凡的才能或价值。
知更(zhī gēng)的意思:指在夜间值夜的人,也比喻有见识、有聪明才智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陈献章所作,题为《与世卿閒谈兼呈李宪副(其九)》。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闲适而深沉的画面。首句“羞将白发对黄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黄生的谦逊态度,不愿以衰老之态示人。
接下来的两句“信未通前意已倾”,暗示了诗人与黄生之间深厚的情谊,即使尚未通过书信交流,彼此心意已互通。他们之间的交谈往往在清静的环境中进行,人少而情深,山回路转处更显宁静,“山回埭远不知更”形象地描绘了这样的场景。
“鸡鸣桑柘孤村晓”描绘了清晨鸡鸣时分,村庄在桑柘树丛中苏醒的景象,透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乡村生活气息。最后一句“我欲与君同辟谷,不携妻子住沧溟”,诗人表达了对超脱尘世、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与朋友共享清修的生活,不带家眷,远离世俗。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和人生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初度自寿十三首·其三赤颗桃
敢忘了、当年鞠育恁劬劳。过庭诗礼曾学。
敢忘了、圣明作养滥与时髦。词林讲幄,忝贰春曹。
我则是、素餐窃位曾无效。俯惭庸碌,仰愧贤豪。
我则是、寸心惟有天知道。长日里、翘首仰青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