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总随琴在席,草书都与印盛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书(cǎo shū)的意思:指一种行书的字体,泛指潦草、难辨的字迹。
长日(cháng rì)的意思:时间长,指日子过得很慢或很长久。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村歌(cūn gē)的意思:指乡村中流传的歌曲,也用来比喻朴实、质朴的歌曲或文艺作品。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南都(nán dōu)的意思:南都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南京城,也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地方的繁华或者是政治中心。
社鼓(shè gǔ)的意思:指社会上的鼓动和激励。
铜章(tóng zhāng)的意思:指官职的任命或授勋。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晓日(xiǎo rì)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太阳,比喻新的希望和未来的曙光。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所作的《即事寄孙世行吕玉绳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轻松闲适的笔调,描绘了他在浙东任职期间的生活情景。他将自己的生活与南都旧时的礼官生活相类比,暗示了一种怀旧之情。
首句“偶来东浙系铜章”表达了诗人偶然来到浙东任职,佩戴官印的场景。次句“只似南都旧礼郎”则流露出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将自己比作南都的旧时礼官,暗示了对往昔优雅生活的向往。
“花月总随琴在席,草书都与印盛箱”两句,通过写琴声与花月相伴,以及草书与官印共存,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雅致和对文化的热爱。
“村歌晓日茶初出,社鼓春风麦始尝”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淳朴,清晨的村歌和新茶,春风中的社鼓和麦香,构成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最后两句“大是山中好长日,萧萧衙院隐焚香”,诗人赞美山中悠长的日子,以及在清静的衙院里燃香冥想的宁静,表达了对简朴而闲适生活的深深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独特体验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自然与文化生活的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四饯吴漕
浩叹对青史,循吏久无闻。
二年江右,赖公华节布阳春。
才自搴帷问俗,无复埋轮当道,一路尽澄清。
多少攀辕意,不待及瓜人。驻膏车,迟祖帐,倒离尊。
满庭桃李绿阴,何处不深恩。
此去玉音应问,底事金围微减,忧国更忧民。
造膝一言语,四海入洪钧。
送万仲荣赴省
梅梢枯处忽东风,魁压千花一点红。
欢喜马头飞雪处,安排龙首綵云中。
内讧外阻忧方大,东拄西撑策已穷。
试了南宫趋北阙,好输鲠论发天聪。
凤凰台上忆吹箫·其四蜡梅用前韵
浅染霓裳,轻匀汉额,巫山行雨方还。
最好是、肌香蜡莹,萼嫩红乾。
曾见金钟在列,钧天罢、笋簴都闲。
妖饶似,晓镜乍开,绿沁眉山。
休夸瘦枝疏影,湘裙窄、一钩龙麝随鞍。
便更做、山人倦赏,畏冷无欢。
争奈冰瓯彩笔,题诗处、珠琲斓斑。
清宵永,相对莫放杯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