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前 人 伤 古 宋 /陈 著 当 年 天 与 袴 中 儿 ,天 到 如 今 不 与 时 。事 变 风 涛 掀 地 轴 ,军 声 电 雹 散 雷 槌 。鬼 蓝 柄 国 苦 相 误 ,佛 会 守 城 甘 自 痴 。旗 盖 已 随 □驾 去 ,留 西 太 乙 更 谁 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雹散(báo sàn)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的人或势力突然消散或瓦解。
变风(biàn fēng)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态度或行为突然改变。
柄国(bǐng guó)的意思:国家的权柄和统治权。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地轴(dì zhóu)的意思:地球的轴心,比喻事物的核心或重要支撑。
风涛(fēng tāo)的意思:形容风势或波浪汹涌澎湃,喻指形势变化剧烈。
佛会(fó huì)的意思:佛教徒聚集在一起进行宗教活动。也可以形容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追求某种目标。
会守(huì shǒu)的意思:指能够守住自己的职责,恪守原则。
军声(jūn shēng)的意思:军队行进时的声音,也指军队的威严和气势。
苦相(kǔ xiāng)的意思:形容面容憔悴、苦楚的表情。
旗盖(qí gài)的意思:指权势高强的人,比喻有权力控制一切的人。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事变(shì biàn)的意思:指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变故。
太乙(tài yǐ)的意思:指道教中的一个高级神仙,也用来形容人的聪明才智。
乙更(yǐ gēng)的意思:乙更是指在清晨第二个更点时分起床,比喻人积极勤奋,不贪睡懒惰。
与时(yǔ shí)的意思:与时俱进意为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步和适应。
- 注释
- 天与:赋予, 比喻初生时的纯真。
裤中儿:比喻孩童无知无邪。
不与时:不顺应时势。
事变:世事变化。
风涛:比喻动荡不安的局势。
地轴:比喻国家或政权的根基。
军声:军队的呐喊声。
电雹:形容声音响亮如电闪雷鸣。
佛会:佛教用语,指佛祖的慈悲或信仰者聚集。
甘自痴:甘愿陷入痴迷状态。
旗盖:旗帜和车盖,代指君王。
□驾:古代帝王出行的仪仗,此处可能缺失具体字。
太乙:道教中的尊神名,此处可能指代君王。
欺:欺凌, 威胁。
- 翻译
- 当年上天赋予孩童般的天真,如今上天不再顺应时势。
世事变化如同风浪翻腾大地,军队的呐喊如电闪雷鸣般激烈。
鬼神之蓝掌控国家却陷入困境,佛祖守护城池甘愿陷入痴迷。
旗帜已经跟随天子离去,留下西太乙又有谁能欺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前人伤古》,通过对历史变迁和人物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局动荡和英雄孤独的感慨。首句“当年天与裤中儿”以奇特的比喻,暗示主人公曾有过非凡的出身或际遇;“天到如今不与时”则揭示了世事无常,英雄不再被时代所接纳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事变风涛掀地轴,军声电雹散雷槌”,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战争的激烈和风云变幻,显示出时代的动荡不安。“鬼蓝柄国苦相误,佛会守城甘自痴”则借典故,表达对统治者决策失误和英雄坚守自我牺牲的哀叹。
最后两句“旗盖已随□驾去,留西太乙更谁欺”,“旗盖”象征权势,“□驾”可能指逝去的君主,表达出权力转移后的失落感,以及对后继无人的忧虑。诗人以“太乙”代指天地自然,暗示即使人事更迭,自然规律依然不变,无人能违抗。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郁,体现了陈著对历史沧桑和英雄命运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㠁山二首·其二
灵峰七十二,一一相为通。
峰下结竹龙,云中响楠虫。
相接梁柱飞,各显班倕工。
触首入云清,下界犹丹空。
木难饰阶砌,璠玙雕房栊。
阿阁栖凤凰,仙阙标芙蓉。
金蕙落萧萧,石梁翼飞虹。
珍木集丹地,扶疏罗修桐。
修桐碧玉柯,春阳发萌茸。
紫茎光陆离,绿叶纷青葱。
爱此饮飧食,驻颜游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