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倒影(dào yǐng)的意思:指事物在光线的照射下,通过反射在水面、镜子等物体上形成的影像。
独坐(dú zuò)的意思: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往。
风亭(fēng tíng)的意思:风亭指风度翩翩、气度非凡的样子,形容人的举止文雅大方,风度潇洒。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擐甲(huàn jiá)的意思:穿上战甲
挥麈(huī zhǔ)的意思:挥麈是指用手挥动朱红色的羽毛麈来驱赶马匹,比喻引导和调动人才,使其发挥作用。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披襟(pī jīn)的意思:解开衣襟,露出胸怀。形容坦率、豪放、大度。
漱玉(shù yù)的意思:用水洗净宝玉,比喻修身养性,提高品德修养。
相过(xiāng guò)的意思:相互交流、相互了解
翼瓦(yì wǎ)的意思:指翅膀犹如屋瓦般展开,形容飞鸟展翅飞翔的样子。
倚栏(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在的样子。
应须(yìng xū)的意思:应该,必须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知非(zhī fēi)的意思:指明明知道不是事实,却故意否认或歪曲事实。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溪水、亭台、风声与人的和谐共处。诗人以“泉通暗甃泻清溪”开篇,巧妙地将溪流与地下通道相连,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清澈的自然景象。接着,“倒影风亭翼瓦齐”一句,不仅描绘了水面映照亭台的美景,还通过“翼瓦齐”这一比喻,赋予了亭台动态之美,仿佛在风中轻轻摇曳。
“借问披襟聆漱玉,何如擐甲听征鞞。”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聆听溪水潺潺(“聆漱玉”)与战场上的鼓声(“擐甲听征鞞”)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远离,凸显了诗人的超脱与淡泊。
“相过底厌时挥麈,独坐应须日杖藜。”这两句则转而描写人与自然的互动,无论是朋友间的轻松交谈还是独自一人在亭中散步,都充满了闲适与自在。其中,“挥麈”指挥动麈尾,常用于形容文人雅士的谈吐,而“杖藜”则是古人常用的手杖,象征着老年的悠闲与自得。
最后,“信美那知非我里,倚栏归路已都迷。”这两句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思。诗人似乎在思考,尽管眼前的景色美好,但是否真正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倚靠栏杆,回望归途,却已感到迷惘,或许是对人生方向的探索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秦楼慢.花魂
梦短成烟,身轻逐絮,好倩晓风扶定。
蜂须慢惹,蛛网潜穿,不怕妒花风劲。
还向树底幽寻,埋玉泥香,瘗愁径冷。
怨东皇何事,催将春去,付将悽哽。
空记忆、艳夺朝霞,娇笼凉月,几费词人吟咏。
珠帘望里,玉笛声中,飞过阑干无影。
惆怅留仙,未能盼断珊珊,容消金镜。
便重来有约,只恐莺盟难證。
高阳台
咏絮才高,量珠聘薄,春人冰透冬心。
拥髻凄然,知它翠袖寒深。
邮亭一夜闲灯火,谅迢迢、梦冷秋衾。不风流。
羔酒谁家斗帐销金。
莲胎纵把荷丝杀,奈桥霜店月。
煮鹤烧琴,彩笔题残,杜兰香去难寻。
更无铃索将花护,怕天涯、绿叶成阴。
仅生绡,供养云烟,添写愁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