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纱十六首·其四》
《浣溪纱十六首·其四》全文
清 / 蒋敦复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袅娜腰身半不支。恹恹消受落红时。

春风十一胭脂

纤指怕寒收粉笔,小瓶蘸水养花枝。

绿窗微雨听弹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不(bàn bù)的意思:表示态度犹豫、不确定或含糊不清。

不支(bù zhī)的意思:不支指的是力量不足、支撑不住的意思。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粉笔(fěn bǐ)的意思:粉笔是指粉末状的物质,常用于书写和绘画。在成语中,粉笔通常比喻过时、落后的事物或观念。

落红(luò hóng)的意思:指花朵凋谢或红色的东西脱落。

袅娜(niǎo nuó)的意思:形容美丽娇嫩,优雅动人。

十一(shí yī)的意思:指十一月,也指国庆节。

纤指(xiān zhǐ)的意思:形容手指纤细柔软。

消受(xiāo shòu)的意思:承受、忍受

胭脂(yān zhī)的意思:形容女子擦在脸上的红色化妆品,也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恹恹(yān yān)的意思:形容身体虚弱无力,精神不振。

腰身(yāo shēn)的意思:指人的腰部,也用来比喻人的体态或地位。

鉴赏

这首《浣溪纱十六首(其四)》由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女子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细腻的情感。

首句“袅娜腰身半不支”,以“袅娜”形容女子柔美的身姿,却用“半不支”来修饰,暗示着女子身体的疲惫或情感的脆弱,营造出一种病态美。接下来,“恹恹消受落红时”,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春日里面对凋零花瓣时的无力与哀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春风八十一胭脂”一句,巧妙地将数字“八十一”与“胭脂”结合,既点明了季节(春天),又暗含了女子对青春易逝的忧虑。这里“胭脂”不仅指女子用来化妆的化妆品,也象征着青春与美丽,与“春风”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却又略带忧伤的画面。

“纤指怕寒收粉笔,小瓶蘸水养花枝”两句,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女子在春寒料峭中小心翼翼地照料着花瓶中的花朵,既体现了她对美的追求,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怜惜之情。特别是“纤指怕寒”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娇弱与对美好事物的呵护之心。

最后一句“绿窗微雨听弹词”,将整个画面定格在一个充满诗意的瞬间:绿窗前,细雨轻敲,女子静静地听着弹词,内心或许正沉浸在对美好事物的回忆与憧憬之中。这一句不仅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雅致,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丰富情感世界。

整首词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意境的春日闺中场景,展现了女子在春日里的独特心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珍惜,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

蒋敦复
朝代:清

(1808—1867)清江苏宝山人,原名尔锷,字纯甫,号剑人。诸生。少时一度出家为僧,名铁岸,一称妙尘。曾以策干杨秀清,后又作诗献曾国藩。识英语。后在上海为人佣书。有《啸古堂集》等。
猜你喜欢

送刘成山教授汝宁兼寄祁太守

殿前作赋欲淩云,壮气翩翩自不群。

骏市未酬千里足,龙渊空抱七星文。

黑裘落莫长安道,绛帐逡巡汝水濆。

五马使君能爱士,三鳣看尔吐奇闻。

(0)

刘西麓授金华丞

更生早岁擅谈经,独抱才名老汉庭。

几载苦吟燕月白,一官笑对越山青。

石羊何处寻仙迹,宝婺于今见客星。

莫向松间了公事,道晴称雨尚堪听。

(0)

陈文溪使淮南虑囚便道还里

使君云幰拥星轺,手捧丹书下紫霄。

清鉴并悬淮浦月,英声先撼广陵潮。

旧都再睹双龙钺,故里争看驷马桥。

十载沧洲劳梦寐,因君魂去不堪招。

(0)

阳春令

相思半载。梦里容颜在。霎地相逢。

犹道容颜是梦中。相依半晌。难定悲欢状。

道是欢多。霎地分离又奈何。

(0)

柳梢青.潘玉泉扇湖访秋图

金碧湖天。夕阳无尽,俊侣当年。

藕叶冰纨,柳技玉笛,菱角银鞯。画楼凉月娟娟。

记人影、鸥边鹭边。赵北青旂,江南红舫,一样秋烟。

(0)

沁园春.息

脉脉依依,顾影低吁,相思邈然。

甚云屏吹烛,定时还喘,月窗试笛,尖处能圆。

鱼沫浮茶,麝冰冻研,喷绿呵红总可怜。

听私语,怕触醒鹦姆,屏立阑边。看伊欲断仍连。

似空际、游丝飏碧烟。

想贴来儿面,一般娇细,泥从郎枕,半晌缠绵。

酒气微含,花风暗噎,弱到难禁春病年。

欠伸罢,又东邻姊妹,催上秋千。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