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丰城》
《过丰城》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匣藏千古潜虬,夜吐光芒斗牛

欲把精钢陶冶,散为和气田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斗牛(dòu niú)的意思:指两头野牛交锋的场面,比喻力量相争或争斗激烈的情况。

犯斗(fàn dòu)的意思:指在斗争中犯错误、犯难、犯困难。

光芒(guāng máng)的意思:指光线明亮耀眼,也比喻人的才华、品德等出众。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精钢(jīng gāng)的意思:指质地坚硬、纯净的钢铁,也比喻人才或事物的品质优秀。

潜虬(qián qiú)的意思:形容隐伏的危险或强大力量。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陶冶(táo yě)的意思:通过良好的教育和培养来陶冶人的情操和品德。

田畴(tián chóu)的意思:指田地、农田。比喻事物的范围或领域。

鉴赏

这首诗《过丰城》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通过“匣藏千古秘潜虬,夜吐光芒犯斗牛”两句,巧妙地描绘了丰城的神秘与历史底蕴,仿佛那深藏于地下的宝剑,夜幕降临时,其光芒直冲天际,挑战着斗牛星宿,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接下来,“欲把精钢付陶冶,散为和气满田畴”则进一步阐述了丰城作为产铁之地的重要地位,表达了将铁矿石经过冶炼加工后,化为和煦之气,充盈于田野之间,寓意着丰城不仅孕育了物质财富,更滋养了人间的和谐与丰饶。整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丰城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高阳台.寄蓉舫夫子

蝶翅花牵,莺梭柳织,韶光转眼心惊。

几曲雕阑,曾经翠袖同凭。

子规并作离声苦,更销魂、风雨长亭。

盼斜阳、帽影鞭丝,一抹山青。

如今回首西堂路,又燕僝莺僽,春晓花萦。

湖海吟身,那堪蓬梗飘零。

何时重刻红窗烛,漾茶烟、小倚云屏。

再休题、封侯佳话,锦片前程。

(0)

木兰花慢.奉和朱侍郎见赠之作

话沧波路断,又燕市,看花回。

指苑树栖鸦,城蒿卧马,春敛余悽。宫池。

去人未远,祇惊尘、黄日隔天涯。

闲泪临风自落,宦情如雾都迷。参差。相见更何期。

谭笑忆当时。有直阁吟笺,斜街画本,曾和荒词。

轲离。旧游漫问,但过江、名士鬓成丝。

惭愧归无三径,折腰还道相宜。

(0)

垂杨.寒罾

渔村夜觉。郑柳堤细涨,鲤鱼风小。

楚竹安排,乱流低罩潜蛟悄。鸣榔生长潇湘道。

识无际、浪花深窈。甚茸蓑、冷坐滩头,叹近来鱼少。

圆网平铺了了。觑霜蟹出沙,罥丝青袅。

拽起还抛,一灯沈照鸥天晓。浮萍四角吹如扫。

荡沫雨、中央缥缈。祇年时插脚泥涂,吾亦老。

(0)

白苧.怀何种芗丈

过眉山,驻鞭弭,怅怀遗老。

嶙嶙洒脱,尚忆高贤清貌。

记当筵、一篇镫赋赏音蚤。

对客彊挥毫,看下笔行行称好。

金华殿中,许著词人温峤。

不数佗、旧家王谢诸年少。谁料。

韶光转眴,杖履萧条。琴樽寂寞,残墨零缣都杳。

有玉树三株,父书能校。

烂羊都尉,说牧豕公卿,盈盈休道。

倘使先生,化鹤归来,相逢应笑。

贫贱依然,涉历风霜饱。

(0)

贺新凉.丁巳中秋

一瞬驹过隙。尽年年、桂花结子,梧桐落叶。

半百光阴容易逝,难去命宫磨蝎。

已垂暮、尚呕心血。

劳碌风尘缘底事,恸余生、两遇红羊劫。

时世局,不堪说。中秋自古称佳节。

爱凉宵、天清似水,人圆于月。

怎奈潘郎憔悴矣,镜里鬓丝添白。

怕回首、尽成陈迹。

狂态豪情非旧日,强欢颜、为博萱堂悦。

团聚饮,醉今夕。

(0)

望江南·其一

繁华梦,梦到几时醒。

风景都非人事改,只余皓月射疏棂。还似旧时明。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