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盱 眙 第 一 山 宋 /郑 汝 谐 忍 耻 包 羞 事 北 庭 ,奚 奴 得 意 管 逢 迎 。燕 山 有 石 无 人 勒 ,却 向 都 梁 记 姓 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包羞(bāo xiū)的意思:指因为自己的行为或言语引起羞愧而感到难堪的心情。
北庭(běi tíng)的意思:北庭是指中国古代西域地区的都城,也代表边疆地区。
得意(dé yì)的意思:感到自豪和满足,对自己的成就或优点感到骄傲。
都梁(dōu liáng)的意思:指人的心地纯洁,没有丝毫污点。
逢迎(féng yíng)的意思:指为了迎合他人的意思而主动去迎合对方的喜好或者要求。
忍耻(rěn chǐ)的意思:忍受耻辱,宁可忍受羞辱也不愿意失去面子。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奚奴(xī nú)的意思:指受人欺压、奴役的人。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燕山(yān shān)的意思:指山脉的名称,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大雄伟。
记姓名(jì xìng míng)的意思:记住别人的名字。
- 注释
- 忍耻包羞:忍受耻辱,含垢忍辱。
事北庭:在北方朝廷任职。
奚奴:仆人,这里指地位低微的人。
得意:得势,趾高气扬。
管逢迎:处处迎合,巴结。
燕山:古代山脉,这里可能特指某座燕山。
无人勒:无人刻字。
却向:反而,却要。
都梁:地名,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方或具有纪念意义的地方。
记姓名:刻下自己的名字以示纪念。
- 翻译
- 忍受耻辱在北方朝廷任职,仆人得势处处逢迎我。
燕山上的石头无人刻字铭记,我却要在都梁刻下自己的名字。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盱眙第一山》,作者是宋代诗人郑汝谐。诗中表达了对屈辱求生、忍受耻辱在北方朝廷任职的人的讽刺,他们像奴隶般迎合权贵,但即使如此,那些在燕山的石头上刻下名字的行为也被视为虚荣和浅薄。诗人指出,这些人的姓名并没有真正留下历史的价值,只有盱眙的第一山,才是永恒的存在,暗示了真正的英雄和历史铭记应当是那些不朽的事迹而非短暂的浮名。整首诗寓言深刻,讽刺意味浓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隆兴改元初余为永嘉监仓时登忠义堂睹颜鲁公像知其裔家是邦今阅一纪沿檄莆中遇军事判官邵即其人也因请观常山平原二像并大历颢会昌嗣二诰为赋长句
明皇不识颜平原,我观旧史心慨然。
天宝末年事大错,边将骋兵相盗权。
忽闻渔阳鼓鼙震,二十四郡城无坚。
霓裳惊破西行蜀,妃子仓皇死马前。
常山平原乃昆弟,屹立砥柱摧腥膻。
土门既失陷河朔,天津骂贼须发拳。
嗣皇灵武实草创,独坐鹗立中兴年。
尚书累月家食粥,诸将列屋罗妖妍。
呜呼千载慕廉蔺,曹蜍李志如九泉。
莆阳幕府东嘉客,饱闻裔孙家好贤。
锦囊重睹忠义像,再拜恨不为执鞭。
轻绡盈幅凛生面,髣髴冠剑跻凌烟。
况藏二诰墨色古,吾宗赞皇相业传。
怜君为米走尘土,七十青衫雪满颠。
乃祖精爽跨箕尾,寄书入洛逢飞仙。
《隆兴改元初余为永嘉监仓时登忠义堂睹颜鲁公像知其裔家是邦今阅一纪沿檄莆中遇军事判官邵即其人也因请观常山平原二像并大历颢会昌嗣二诰为赋长句》【宋·李洪】明皇不识颜平原,我观旧史心慨然。天宝末年事大错,边将骋兵相盗权。忽闻渔阳鼓鼙震,二十四郡城无坚。霓裳惊破西行蜀,妃子仓皇死马前。常山平原乃昆弟,屹立砥柱摧腥膻。土门既失陷河朔,天津骂贼须发拳。嗣皇灵武实草创,独坐鹗立中兴年。尚书累月家食粥,诸将列屋罗妖妍。呜呼千载慕廉蔺,曹蜍李志如九泉。莆阳幕府东嘉客,饱闻裔孙家好贤。锦囊重睹忠义像,再拜恨不为执鞭。轻绡盈幅凛生面,髣髴冠剑跻凌烟。况藏二诰墨色古,吾宗赞皇相业传。怜君为米走尘土,七十青衫雪满颠。乃祖精爽跨箕尾,寄书入洛逢飞仙。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5067c6b960c84b0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