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茅山作》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居 茅 山 作 宋 /刘 谊 曾 跨 江 西 使 者 鞍 ,直 言 才 上 便 休 官 。三 茅 得 梦 全 清 瘦 ,头 发 鬅 鬙 布 襖 宽 。
- 翻译
- 他曾骑着马过江西,直言进谏后就辞官归去。
在三茅山的梦境中,他变得清瘦无比,头发蓬乱,穿着宽松的布衣。
- 注释
- 曾:曾经。
跨:骑过。
江西:长江下游的省份江西。
使者:使者或者官员。
鞍:马鞍。
直言:坦率直言。
才上:刚刚任职不久。
便休官:就辞职不做了。
三茅:古代道教名山,这里可能指代隐居之地。
得梦:做了一个梦。
全清瘦:形容人消瘦到极点。
头发鬅鬙:形容头发蓬松散乱。
布袄:布制的长袍。
宽:宽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茅山居住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曾跨江西使者鞍,直言才上便休官"表明诗人曾经担任过使者的职务,但因为直言不讳而选择辞官。这里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动的高洁品格。
接下来的"三茅得梦全清瘦,头发鬅鬙布袄宽"则是对诗人隐居生活的一种写照。在茅山中,诗人的身体变得清瘦,这或许是由于长期的隐居生活和简朴的饮食所致。而"三茅得梦"可能暗示诗人在茅山中的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甚至连梦境都被这份宁静所填充。"头发鬅鬙布袄宽"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长发蓬乱,以及衣着宽松,这些都是隐居生活的写照,也反映了一种超然物外、不拘小节的情怀。
整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泊,并且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