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人(bì rén)的意思:躲避他人,避开人群
初见(chū jiàn)的意思:初次见面或初次接触。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孑孑(jié jié)的意思:形容孤独、单独。
巾帼(jīn guó)的意思:指女子,尤指有才干或有杰出成就的女子。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孔圣(kǒng shèng)的意思:指孔子和圣人,用来形容学问高深,道德高尚的人。
鸟兽(niǎo shòu)的意思:指动物、禽鸟。
松云(sōng yún)的意思:形容山林之间云雾缭绕,宛如松树上的云。
檄文(xí wén)的意思:檄文是指古代用于传达紧急军事命令或宣布重要事情的文书。
与同(yǔ tóng)的意思:与同指的是与人和谐相处,互相友爱、互相帮助。
云云(yún yún)的意思:表示列举或者等等的意思。
云散(yún sàn)的意思:指云彩散开,天空放晴。也比喻事情的困难或疑虑消散,问题解决。
知非(zhī fēi)的意思:指明明知道不是事实,却故意否认或歪曲事实。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 鉴赏
这首诗以“山阁夜坐有感,再拈群字”为题,由清代诗人李寄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坐山阁,内心思绪万千的情景。
首句“山月晴初见”,描绘了晴朗夜空中初现的明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松云散不闻”一句,通过松林间的云雾散去,听不到任何声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空灵。
“避人甘孑孑,对客敢云云”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矛盾。在人前,他愿意保持独立和淡泊,不愿被世俗所扰;但面对客人时,他又不敢轻易表露真实想法,显示出其性格中的复杂与挣扎。
“举世皆巾帼,何时再檄文”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批判。他认为整个世界都像弱女子一样软弱无力,渴望能再次发出正义之声,呼吁改变。
最后,“自知非孔圣,鸟兽与同群”表明诗人虽深知自己并非圣贤,却也渴望与自然界的鸟兽为伍,寻求心灵的归宿与自由。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石上阁
水石引我去,南湖复东壑。
不厌随竹阴,来登石上阁。
磴道通石门,欹崖断如凿。
飞梁架峰头,夭矫虹霓若。
下视竹木杪,仰见悬泉落。
水声兼松吹,音响参众乐。
时时为雾雨,飘洒湿帘箔。
吾欲弃簪缨,于兹守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