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雪(bái xuě)的意思:指纯洁无瑕的雪,也比喻清白无暇的品德或纯真无邪的心灵。
初试(chū shì)的意思:初次尝试或初次经历。
出水(chū shuǐ)的意思:指水流涌出,形容水量充沛或水势汹涌。
大手(dà shǒu)的意思:形容人手段高明、能力强大。
登盘(dēng pán)的意思:指人物的地位或职位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端阳(duān yáng)的意思:端阳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别称,也称为重阳节。端阳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和祭祀祖先的节日。
帆樯(fān qiáng)的意思:帆樯是指船上的帆和桅杆,比喻在困境中给予帮助的人或事物。
红衣(hóng yī)的意思:指着红色的衣服。也用来形容人物的着装。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南薰(nán xūn)的意思:指南风吹向南方,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或者事物的发展向好的方向发展。
能解(néng jiě)的意思:能够解决问题或难题。
秦客(qín kè)的意思:指远离家乡的人,特指在外地居住的人。
水莲(shuǐ lián)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者举止优美、清丽如水莲一般。
丝竹(sī zhú)的意思:指音乐的声音和乐器的演奏。
宣扬(xuān yáng)的意思:广泛宣传和传播某种观点、思想、理论等。
正长(zhèng cháng)的意思:指事物的大小或长度合适、适中。
- 鉴赏
这首明代朱诚泳的《端阳宴中题扇分送镇巡藩臬》描绘了端午佳节的欢乐气氛。首句“一年佳节属端阳”点明了节日的背景,端午节是农历五月五日,以纪念屈原。接下来,“小殿钩帘日正长”写出了节日里宫殿内光线充足,时间似乎更显漫长。
“丝竹喜同秦客醉,帆樯翻笑楚人狂”通过音乐和船只的欢笑,展现了宴会上的热闹与人们的欢快心情。"秦客"可能指的是远方的客人,"楚人狂"则暗指端午赛龙舟的传统,寓含着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和对胜利的期待。
“红衣出水莲初试,白雪登盘麦始尝”两句,以红莲和新麦入诗,既描绘了节日的时令特色,又寓意生活富饶。"红衣出水"形容初绽的莲花,"白雪登盘"则指新麦做成的美食。
最后,“见说南薰能解愠,还须大手为宣扬”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端午这个传统节日,弘扬美德,化解人们心中的不满,呼唤大家共同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生动,富有节日气氛,体现了作者对端午习俗的热爱和对社会和谐的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古意六首·其四
松生北岩下,由来人径绝。
布叶捎云烟,插根拥岩穴。
自言生得地,独负凌云洁。
何时畏斤斧,几度经霜雪。
风惊西北枝,雹陨东南节。
不知岁月久,稍觉枝干折。
藤萝上下碎,枝干纵横裂。
行当糜烂尽,坐共灰尘灭。
宁关匠石顾,岂为王孙折。
盛衰自有时,圣贤未尝屑。
寄言悠悠者,无为嗟大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