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时(āi shí)的意思:指在逆境或困难时刻表现出悲伤或忧愁的情绪。
残山(cán shān)的意思:指山峰被破坏或缺少一部分,比喻事物残缺不全或不完美。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佛心(fó xīn)的意思:指人心善良,慈悲为怀,像佛陀一样具有宽容和仁慈的心态。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鸿儒(hóng rú)的意思:鸿儒指的是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学者。
后佛(hòu fó)的意思:指在某种方面或某种能力上超过前人、后来者超过前辈。
蟪蛄(huì gū)的意思:指人们坚持保守、守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教演(jiào yǎn)的意思:指着手教导、指导演戏。
劫尘(jié chén)的意思:指被劫持、绑架或掳掠。
津梁(jīn liáng)的意思:津梁意指桥梁,引申为支撑、承担重任的人或事物。
灵鹫(líng jiù)的意思:指聪明、机智、敏锐的人。
山叫(shān jiào)的意思:形容声音非常大,如山一样响亮。
时意(shí yì)的意思:指某个时期的风尚和思潮。
学僧(xué sēng)的意思:指能够自学自修,不依附外界帮助,具备独立学习能力的人。
野狐(yě hú)的意思:指狡猾狡诈的人。
遗教(yí jiào)的意思:指留下的教诲或遗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深沉的景象,以西岩灵境院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佛教哲理的独特感悟。首句“绿失榕阴老树枯”描绘了榕树的老去与凋零,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次句“津梁疲后佛心孤”则表达了在世间沧桑之后,佛家的寂寥与坚守。
“劫尘西起遮灵鹫”中的“劫尘”象征着世间苦难和纷扰,遮蔽了灵鹫(可能指佛寺或高僧),暗示佛法在乱世中受到遮掩。接下来,“禅派东来出野狐”借“野狐”比喻佛法流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离正道的现象。
“何事挥拳学僧耳”一句,诗人疑惑为何有人模仿僧人的行为,可能暗指社会上某些人盲目模仿佛教,失去了真正的精神内涵。最后一句“共惊遗教演鸿儒”指出,即使是博学的大儒也对佛家遗教感到震惊,反映出佛法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力。
结尾“登高欲写哀时意,十里残山叫蟪蛄”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试图以诗表达对时局的忧虑,但只能听到远处山中蝉鸣,寓言了哀伤之情难以言表,以及时代的荒凉与寂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融入了对历史变迁、佛教哲理及社会现实的思考,体现了丘逢甲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阮亭岁暮怀人诗有曰姚生结屋罗浮顶小陆平分古洞天欲觅屈师访仙迹梅鋗岭上隔风烟屈师谓予也其注亦云翁上人旧隐罗浮·其二
南流为泪北为罗,离别其如二水何。
山鬼但知篁竹美,汤师偏见碧云多。
难言风雅归蛮越,亦有江山似屈沱。
三峡羡君频上下,巴人传遍竹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