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江边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首句“雁阵连空没云”,以雁阵比喻离散的人群或思念的心情,雁阵在广阔的天空中飞翔,却因云层遮挡而显得模糊不清,象征着远方的亲人或爱人难以触及的遥远与模糊。这句诗通过雁阵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孤寂的氛围。
次句“江楼倚槛斜曛”,描述了一座临江的高楼,在夕阳的余晖下,楼上的栏杆映照出斜阳的光辉。这一句通过“倚槛”和“斜曛”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主人公可能独自一人,倚靠在栏杆上,凝视着江面,心中充满对远方的思念。
第三句“吹笛谁家思妇”,将视角转向了江边的一位思妇,她正在吹奏笛子,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心中的思念与哀愁。这里的“谁家思妇”既指具体的某位女子,也泛指所有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女性,表达了普遍的思乡情感。
最后一句“无书远寄夫君”,点明了思妇无法通过书信传达自己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在古代,书信是人们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即使如此,思妇仍然无法跨越时空的障碍,将内心的思念传递给远方的丈夫。这句话深化了主题,表达了思念与距离之间的无奈与痛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雁阵、江楼、斜曛、吹笛和无书寄情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思念与哀愁的秋日江边场景,细腻地描绘了人物的情感世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汴中偶题
蜻蜓斜日立帘钩,燕子新晴语柁楼。
熠熠晚花随意得,茫茫春水此生浮。
无官可缓三人带,有子能胜十具牛。
老大拂衣归去好,莼鲈何必待清秋。
陪诸公游文雅台憩法云寺二首·其一
旅泊值秋晚,登临良亦佳。
高台始基谁,未觉岁月遐。
维梁汉宠弟,非复莩附葭。
鸣鞭白云上,宝髻翻千鸦。
樽前第词客,坐使屈宋衙。
秖今竟何有,芜没荒烟斜。
秦墟仆翁仲,楚俗悲章华。
空馀古招提,老庞伴丹霞。
花气侵客袂,松声满邻家。
凄凉劫灰地,半似篁竹遮。
坐久雁横野,炊烟映檐牙。
似闻睢阳曲,尚作儿童哗。
惜无斗酒酬,水厄空尝茶。
试闱同宋德操陈纯中登稽古阁晓望
双睫不能熟,疏钟起初晓。
危栏扶力上,层檐挂云表。
群峰苍玉如,开帘四环绕。
向来声利场,自今眼界小。
两君天下士,一见意倾倒。
有此风味佳,未受秋思恼。
我昔溪上住,盟言寄鸥鸟。
今年纵得来,官事间日少。
樊笼更樊笼,归途天样杳。
是处非不佳,千虑舒怀抱。
浮云且东来,吾家隔林杪。
境熟断难忘,终念今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