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毫(bái háo)的意思:白毫是指白色的绒毛,比喻人或事物的品质非常纯洁、无瑕疵。
北邙(běi máng)的意思:北邙是指山的北面,比喻高山或山脉。
大忌(dà jì)的意思:指极度忌讳或忌讳的事物或行为。
法王(fǎ wáng)的意思:指善于判断是非、公正无私的人,也可指能够明辨真伪、有决断力的人。
佛日(fó rì)的意思:指佛的日子,也指佛教徒的节日。
归寂(guī jì)的意思:指人归于寂静,不再有世间的烦恼和纷扰。
毫光(háo guāng)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光亮。
鸿荒(hóng huāng)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混沌未分化的世界状态,也用来形容事物处于无序、混乱的状态。
寂灭(jì miè)的意思:彻底消失或灭亡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体魄(tǐ pò)的意思:体魄指的是人的身体健康和强壮的程度。
庭闱(tíng wéi)的意思:指家庭内部的纷争和矛盾。
音容(yīn róng)的意思:音乐和容貌,指声音和外貌。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终身(zhōng shēn)的意思:一生、终生
白毫光(bái háo gu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道德纯正。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哀述》系列之一,具体为第八首。诗中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反思与哀悼之情。
首句“自今憎佛日”,诗人从个人情感出发,表示从今以后对佛教的日子感到厌恶,可能是因为对佛教某些教义或实践产生了质疑或不满。接着,“悔乞白毫光”一句,诗人后悔曾经祈求佛光加身,暗示了对过去行为的反省和后悔。
“大忌逢佳节”一句,诗人指出在佛教节日时,自己内心充满了忌讳和不安,可能是因为这些节日与自己的信仰或情感状态相冲突。接下来的“终身恨法王”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领袖或教义的持续怨恨,这种怨恨可能是对佛教某些教义的不认同,或者是对佛教在个人生活中的影响感到不满。
“音容归寂灭,体魄合鸿荒”两句,诗人通过描述声音、面容的消逝以及身体与自然的融合,表达了对逝去事物的哀悼和对生命终将归于寂静的感慨。这里的“寂灭”和“鸿荒”分别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和宇宙的原始状态,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宇宙永恒的深刻思考。
“咫尺慈威失,庭闱在北邙”最后两句,诗人感叹即使在佛教的庇护下,慈爱的力量也已消失,家人的住所(庭闱)却位于北邙山,这里可能是指墓地,暗示了亲人已离世,表达了对失去亲人的哀痛之情。北邙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被用来指代坟墓之地,因此这句话既是对亲人去世的哀悼,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生命、死亡和宇宙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兹字
肃肃金殿里,招贤固在兹。
锵锵石渠内,序拜亦同时。
宴锡欢谈道,文成贵说诗。
用儒今作相,敦学旧为师。
下际天光近,中来帝渥滋。
国朝良史载,能事日论思。
送卢管记仙客北伐
羽檄西北飞,交城日夜围。
庙堂盛徵选,戎幕生光辉。
雁行度函谷,马首向金微。
湛湛山川暮,萧萧凉气稀。
饯途予悯默,赴敌子英威。
今日杨朱泪,无将洒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