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所居竹寺门外有溪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其九》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友人来访与离去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琐事的反思。通过“一从秃毛发”这一开篇,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剃度后的形象与内心的转变联系起来,暗示了从世俗到出世的转变过程。接下来,“万事成乖阻”一句,表达了在修行过程中,面对世间种种事物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贪食等饥鹰,酣眠如饱虎。”这两句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僧人在修行中的两种状态:在食物面前如同饥饿的老鹰般贪婪,在休息时则仿佛满足的老虎般沉睡。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僧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也隐含了对欲望与满足、行动与静止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僧人对于生活、修行以及与外界互动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诗中既有对物质欲望的反思,也有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体现了佛教思想中关于自我净化与解脱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