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岸然(àn rán)的意思:形容态度端正,庄重肃穆。
遨游(áo yóu)的意思:自由自在地游弋,指自由地行走或旅行。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寸心(cùn xīn)的意思:指心思、用心、关心。
大儿(dà ér)的意思:指家中的长子。
得意(dé yì)的意思:感到自豪和满足,对自己的成就或优点感到骄傲。
法士(fǎ shì)的意思:法士指的是佛教中的高僧或者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和学识的人。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局促(jú cù)的意思:指空间狭小,使人感到不舒适或不自在。
礼法(lǐ fǎ)的意思:礼貌和法律规定
末俗(mò sú)的意思:指人品高尚,不受世俗之累。
七尺(qī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
千金(qiān jīn)的意思:千金指的是千两黄金,引申为财富、财产。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少儿(shǎo ér)的意思:指年幼的儿童。
生来(shēng lái)的意思:指天生、自然具备某种品质或特点。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侠少(xiá shǎo)的意思:指有侠义精神的年轻人。
燕赵(yān zhào)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两个国家,燕国和赵国,也用来形容国家的边疆。
一言(yī yán)的意思:一句话,一番话,一番言论
一顾(yī gù)的意思:一眼的瞥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豪迈不羁的少年形象,他生于长安,气宇轩昂,行事慷慨大方,不吝金钱,对人却从不轻易示好。他对当下的社会风气感到不满,渴望遇见像古人那样的知音。他游历于燕赵之地,独自带着一颗赤诚之心前行。
诗中提到的“大儿孔文举,少儿杨德祖”,可能是指他所仰慕的两位历史上的才子,孔融和杨修,暗示了这位少年渴望在言语间就能得到认可,甚至愿意以身相许。他对于那些拘泥于礼法的士人感到厌烦,认为他们难以成为真正的伴侣。最后,他以坚定的姿态面对世人,表示自己将与真正理解他的人为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位少年的形象,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知己的渴望,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湖口下钟岩白云亭
山僧凿开白云根,因之作成白云亭。
亭中白云扫不尽,朝朝暮暮飞冥冥。
昔曾飞向金陵郭,映水摇城动高作。
又曾飞到黄鹤楼,载却仙人入寥廓。
于今亭畔云常笼,登临便觉腾云中。
天风一吹忽飘散,顷刻变化如神工。
当窗献瑞成五色,直上青霄捧红日。
出户从龙作霖雨,四海苍生被膏泽。
云兮云兮尔诚奇,见尔使我增歔欷。
未能乘尔帝乡去,又空望尔吴东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