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漏(cán lòu)的意思:指残缺不全、不完整。
寒炉(hán lú)的意思:
寒天的火炉。 唐 罗邺 《冬夕江上言事》诗:“僻居多与懒相宜,吟拥寒炉过腊时。” 宋 陆游 《即事》诗:“雅闻 岷 下多区芋,聊试寒炉玉糝羹。”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鸡肋(jī lèi)的意思:指价值不高、无实际用途的东西或事物。
懒残(lǎn cá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懒散、残废,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马肝(mǎ gān)的意思:形容人心胆小怕事。
年光(nián guāng)的意思:年光指的是时间的流逝,特指青春年华的消逝。
诗思(shī sī)的意思:指诗人的思考和创作能力,也指人们写诗时所需要的思维和灵感。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畏途(wèi tú)的意思:畏惧艰难的道路,害怕前进。
忧患(yōu huàn)的意思:指忧虑和担忧,特指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感到担心。
壮心(zhuàng xīn)的意思:指雄心壮志,意志坚定,有远大抱负和决心。
- 翻译
- 面对艰难困苦已经深深体验,何时能向懒残询问火薯之策?
每当愁绪涌来,诗兴倍增苦涩,随着年岁增长,壮志也逐渐消磨。
时光无情地抛弃了我,如同弃置鸡肋,世事纷扰却让人沉迷于苦涩的马肝。
拨开炉火的寒意,夜漏漫长,已知春天的车驾即将驶过林梢。
- 注释
- 畏途:艰难困苦的道路。
饱相谙:深深体验。
何当:何时。
懒残:古代僧人,这里可能象征智者。
愁来:愁绪涌来。
诗思苦:诗兴苦涩。
老去:年岁增长。
壮心阑:壮志消磨。
年光:时光。
捐:抛弃。
鸡肋:无用之物,比喻不值得留恋的事物。
嗜:沉迷。
寒炉:寒冷的炉火。
残漏:夜漏(古代计时器)。
春驭:春天的车驾,比喻春天的到来。
林端:林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题目为《再次韵(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中的忧虑与困顿的深刻体验,以及随着年龄增长而感到的壮志消磨。他以“畏途忧患饱相谙”起笔,描绘了自己对生活的艰辛和对未来的忧虑。接着,“火芋何当问懒残”一句,可能是在感慨生活简朴,期待能有片刻安宁。
诗人感叹“愁来诗思苦”,愁绪催生了他的创作灵感,但同时也反映出他的内心苦涩。他提到“老去壮心阑”,表明壮志不再,岁月催人老。接下来的“年光背我捐鸡肋,世事甜人嗜马肝”,形象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世态炎凉的讽刺。
最后两句“拨尽寒炉残漏永,已知春驭到林端”,诗人通过深夜寒炉和滴漏声,寓言时间的无情流逝,同时暗示春天的脚步已在远处,尽管眼前仍感寒冷,但希望的春天终将到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思考和坚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