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闭关散发高卧吟诵之暇时或焚香鼓琴殊有羲皇之适信笔六首·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餐(cháo cān)的意思:指早餐,也比喻一切生活的起点或基础。
废朝(fèi cháo)的意思:指废黜朝廷,推翻政权。
乐地(lè dì)的意思:形容非常高兴或欣喜的心情。
名教(míng jiào)的意思:名教是指有名望的教育家或名师的教诲。
沐猴(mù hóu)的意思:指人无知、无德行、无学问。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午睡(wǔ shuì)的意思:指在午饭后小睡片刻。
晏起(yàn qǐ)的意思:指晏婴,晏婴是春秋时期晋国的贵族子弟,也是晋文公的儿子。成语“晏起”表示晏婴起床,比喻懒散无为,不思进取。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沐猴衣冠(mù hóu yī guān)的意思:指外表装饰得很华丽,但内心却空虚无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隐居生活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诗人以“谁言名教乐地,懒著沐猴衣冠”开篇,直接表达了对传统礼教束缚的反感,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接下来,“午睡不知日落,晏起欲废朝餐”两句,生动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不拘于时间的约束,享受着自然的节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士大夫对于个人精神自由的渴望。诗中流露出的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是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个缩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自然、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