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不避(bù bì)的意思:不回避、不躲避
仓箱(cāng xiāng)的意思:指聚集、堆积的意思。
斗量(dǒu liáng)的意思:斗量意为用斗来量物,比喻用不恰当的工具或方法来衡量事物,结果往往不准确或不可靠。
官仓(guān cāng)的意思:指官府仓库或官方财物。
黄发(huáng fà)的意思:指年老头发变黄的状态,也用来形容年纪大。
饥肠(jī cháng)的意思:形容非常饥饿。
狡吏(jiǎo lì)的意思:指那些心机深沉、狡猾狡诈的官员或政治家。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农时(nóng shí)的意思:农时是指农业生产中的时节、季节。它是农民根据气候变化和作物生长的特点,进行农事活动的时间安排。
秋深(qiū shēn)的意思:指秋天已经深入,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散落(sàn luò)的意思:分散、分开并落下来
三冬(sān dō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时作(shí zuò)的意思:在特定的时机或环境下产生或发生
私债(sī zhài)的意思:私下借贷的债务
私室(sī shì)的意思:私室指的是一个人独处的地方,一般用来指代私密、隐秘的空间。
贪官(tān guān)的意思:指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官员
五斗(wǔ dǒu)的意思:五斗是一个古代的计量单位,指的是五斗米,用来形容人吃得很多、贪吃。
袭人(xí rén)的意思:指突然袭击或攻击他人,也可指突然陷害、中伤他人。
橡子(xiàng zǐ)的意思:比喻人们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精神。
橡实(xiàng shí)的意思:指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品质。
移时(yí shí)的意思:指改变时间,推迟或提前原定的时间。
盈掬(yíng jū)的意思:形容容器装满了水或其他液体。
犹自(yóu zì)的意思:仍然、依然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伛伛(yǔ yǔ)的意思:形容人行动或姿态显得笨拙、不灵活。
玉珰(yù d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动人。
榛芜(zhēn wú)的意思:形容事物繁荣兴盛,繁花似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收获的图景,通过对橡子和稻谷的描述,展现了农人在寒冷中辛勤劳作的情形。同时,诗中也隐含着对贪官吏剥削百姓的批判,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矛盾。
诗中的“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生动地描绘出橡树果实成熟、散落在地的情景。而“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则展现了老妪在清晨的寒霜中拾取橡子的艰辛场景。接下来的“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和“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表达了农人收获与储备食物以度过寒冷冬季的辛劳。
诗中“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则转向对稻谷成熟和加工的描写,通过“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表达了农民在收成后将粮食上缴给官府,而自己却没有余粮可留。
然而,在“如何一石馀,只作五斗量。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中,诗人对那些贪婪的官吏进行了批判,他们在丈量时作弊,剥夺农人的辛勤果实。而“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则揭露了官府与地主如何通过高利贷和强征的方式,使得农民即便在收成季节也难以摆脱贫困。
最后,“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表达了诗人对这类不公正现象的悲哀和愤慨,以及对辛勤劳作而仍处于困境中的农民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揭示了社会矛盾,并传达出诗人对于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怀与对不义之事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