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三白莲堂》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三白莲堂》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蟋蟀秋堂芙蕖出深水。

浩露同一色,澄澈寒鉴里。

佳人施朱,欲与天真比。

沙鸟闲且都,谁将拟公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澄澈(chéng chè)的意思:清澈透明,没有杂质或混浊。

芙蕖(fú qú)的意思:指荷花。比喻美丽的女子。

公子(gōng zǐ)的意思:公子指的是贵族或富人的儿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男子。

寒鉴(hán jiàn)的意思:从寒冷的经历中得到教训或警示。

浩露(hào lù)的意思:形容雨水大、范围广。

佳人(jiā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色。

秋堂(qiū táng)的意思:秋天的堂屋,指诗书雅正的学堂。

沙鸟(shā niǎo)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不屈服,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困苦。

施朱(shī zhū)的意思:指人们互相鼓励、激励,共同进步。

天真(tiān zhēn)的意思:形容人心地纯洁,不加掩饰,不存心机。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一色(yī sè)的意思:指一种颜色或一种品质完全一致。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翻译
秋天的厅堂里蟋蟀鸣叫,荷花从深深的水中探出头。
晶莹的露珠与荷花同色,清澈如镜,映照着寒冷的水面。
美丽的女子不愿施以胭脂,想要与自然的纯洁相媲美。
沙滩上的鸟儿悠闲而自在,谁能将它们比作翩翩公子?
注释
秋堂:秋天的厅堂。
芙蕖:荷花的别称。
浩露:大颗的露珠。
寒鉴:寒冷的镜子,形容水面清澈。
施朱:涂上胭脂。
天真:自然的纯真。
沙鸟:沙滩上的小鸟。
公子:古代对年轻贵族或有地位的男士的称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晚的静谧场景,以蟋蟀的鸣声和芙蕖(莲花)的盛开作为背景。"秋堂"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而"芙蕖出深水"则展现出莲花从水中悄然绽放的景象,犹如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浩露同一色,澄澈寒鉴里"进一步描绘了露珠晶莹剔透,与莲花的洁白相映成趣,如同一面清澈的镜子。

诗人以"佳人耻施朱"来比喻莲花的天然之美,不愿像世俗女子般浓妆艳抹,而是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欲与天真比"表达了莲花的纯洁和高雅,它试图与天地间的纯粹相媲美。最后,诗人将沙鸟的悠闲与莲花的清高相对照,暗示莲花的品格如同公子一般超凡脱俗,无人能及。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赞美了白莲堂的自然之美和主人的高尚情操,体现了宋诗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审美取向。梅尧臣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对白莲堂及其主人的深深敬意。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养生铭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侵。

勿被悲欢极,当令饭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云鼓,寅兴漱玉津。

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

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0)

赠黄州官妓

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宜。

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0)

知音者诚希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行行天未晓,携手踏明月。

(0)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二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0)

题木兰院二首·其一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0)

枕上

窗纸萧萧印月痕,数声新雁过江村。

孤愁不与梦俱断,羸老岂知身尚存。

世事万端归蠹简,秋风百感集清樽。

荷锄家圃知何憾,犹胜生求入玉门。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