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循道赴省试四首·其三》
《送王循道赴省试四首·其三》全文
宋 / 孙觌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秦俗自击缶齐人吹竽

宁闻牛角斗,莫奏凤将雏

独唱谁能晓,弥天和欲无。

中郎俚耳,为斲爨中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吹竽(chuī yú)的意思:指吹奏竽乐,比喻自吹自擂,自我吹嘘。

独唱(dú chàng)的意思:指独自一个人唱歌,比喻个人独立行动或独自承担责任。

击缶(jī fǒu)的意思:敲打破坏缶

将雏(jiāng chú)的意思:指将幼鸟带领到巢外,使其学会飞翔。比喻教导学生,使其有所进步。

角斗(jué dòu)的意思:指两个人或团体之间进行激烈争斗,斗争激烈,不可调和。

俚耳(lǐ ěr)的意思:对于俚语、方言等非正式语言敏感,喜欢听、记忆、使用这些非正式语言的人。

弥天(mí tiān)的意思:形容极其广阔、无边无际。

牛角(niú j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形状像牛角,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形状奇特或者不容易变化。

齐人(qí rén)的意思: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力同心。

天和(tiān hé)的意思:指天地之间和谐相处,形容世界太平、人民安乐。

中郎(zhōng láng)的意思:指受宠爱的官员或被提拔的人。

凤将雏(fèng jiāng chú)的意思:比喻有才能的人引领着后辈,使其得以发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觌所作的《送王循道赴省试四首》中的第三首。通过对比秦俗与齐人的音乐习惯,以及牛角斗与凤雏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王循道即将参加省试的祝福与期待。

首句“秦俗自击缶”描绘了秦地人民以击缶为乐的传统习俗,暗示了粗犷、直接的风格。接着,“齐人善吹竽”则展现了齐地人们擅长吹奏竽(一种古老的乐器)的技艺,象征着高雅、细腻的艺术追求。通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形象的对比,诗人巧妙地隐喻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

“宁闻牛角斗,莫奏凤将雏”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牛角斗象征着粗鲁、低俗的行为,而凤雏则是高贵、纯洁的象征。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希望王循道在面对挑战时能保持高洁、不被世俗所染的愿望。

“独唱谁能晓,弥天和欲无”则表达了对王循道个人才能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他可能面临的孤独感。在广大的世界中,能够真正理解和支持他的人或许不多,但这也预示着他将凭借自己的才华,在未来的道路上获得认可。

最后,“中郎非俚耳,为斲爨中枯”一句,通过引用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王循道的才华与价值。中郎在这里指的是古代善于识才的官员,暗示王循道不仅拥有才华,而且有能力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脱颖而出,就像在爨(烧火做饭的地方)中找到珍贵的木材一样,寓意着他的才华如同珍宝,终将被发现并得到赏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形象的对比,以及对王循道个人品质与才能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赴试的鼓励与祝福,同时也蕴含了对高尚人格与真才实学的颂扬。

作者介绍

孙觌
朝代:宋   号:鸿庆居士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   生辰:1081~1169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猜你喜欢

寄养正

得君佳句清如玉,秋色惊人换物华。

老境侵寻真有感,故园隔绝更兴嗟。

女萝绿遍牵茅屋,乌桕红明映落霞。

欲酌一尊浇磊块,几时邀子过田家。

(0)

虞山秋夜

迢迢秋夜长,青灯半明灭。

栖鹊绕疏枝,湿萤依腐叶。

谷虚振幽响,室静生虚白。

数声谁家笛,吹堕西窗月。

(0)

陈氏秋容轩

西郊莽迢递,川树凝烟景。

雨过落红蕖,斜阳半江冷。

蝉鸣山欲暗,雁去天逾永。

孤客对萧条,应知镜中影。

(0)

太液晴波

蓬岛前头太液池,摇风漾日动涟漪。

鱼龟已惯迎仙舫,鸥鹭应能识翠旂。

著雨锦蕖开晓镜,拂烟翠柳曳晴丝。

周人自昔歌灵沼,愿沐恩波一献诗。

(0)

四时词·其二

碧水泛回塘,新荷艳晓妆。

看花临绮槛,爱此双鸳鸯。

鸳鸯宛转回塘路,相对朝朝还暮暮。

(0)

春游篇二首·其一

芬芳蔼京邑,太和盈宇宙。

如何惬赏心,矧复值春候。

柔荑偃条风,嘉树郁灵囿。

川上悦于飞,山梁闻朝雊。

舆台被文绮,女郎飘长袖。

车马何怒鲜,游閒日驰骤。

陈遵驱藩车,爰丝通中冓。

愿言绿酒醑,无事黄金寿。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