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八字探韵各赋二诗仍复相次八韵某分得哉萧二字·其三》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八字探韵各赋二诗仍复相次八韵某分得哉萧二字·其三》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白发冷暖,苍皮贮阳秋

中年如此,一饱更何求。

把菊悼飞叶,微行远流

此非柴桑里,乃有渊明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饱更(bǎo gēng)的意思:指吃饱了饭后更衣,形容生活富足、安逸。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冷暖(lěng nuǎn)的意思:指人自己清楚自己的得失、冷热、优劣等情况。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桑里(sāng lǐ)的意思:指事物相互交错、纠缠在一起。

微行(wēi xíng)的意思:指行动小心谨慎,举止低调谦和。

阳秋(yáng qiū)的意思:指秋天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景象。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远流(yuǎn liú)的意思:指水流远离源头,比喻人离开原来的地方或职位。

中年(zhōng nián)的意思:指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人。

注释
白发:指年老的头发。
谙:熟悉,深知。
冷暖:人生的喜怒哀乐。
苍皮:形容皮肤因岁月而显得苍老。
阳秋:秋季,也象征岁月。
中年:指人生的成熟阶段。
一饱:基本的生活满足。
何求:还需要什么。
把菊:手执菊花,表达哀思。
悼:悼念,哀悼。
飞叶:飘落的树叶,象征时光流逝。
微行:低调出行,不引人注意。
遵:遵循,顺着。
远流:深远的河流,比喻人生道路。
柴桑里:指陶渊明的故乡柴桑县。
渊明俦:像陶渊明一样的人。
翻译
满头白发深知世间冷暖,皮肤如苍老的树皮储存着秋天的阳光。
到了中年已经这样,吃饱穿暖还有什么奢望呢?
手持菊花悼念飘落的叶子,低调出行遵循深远的河流。
这里并非陶渊明的柴桑故居,却也有与他相似的人物存在。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中年人在秋日赏菊时的感慨。"白发谙冷暖,苍皮贮阳秋"表达了时间流逝和身体渐衰的无奈,同时也强调了自然界秋天温暖而又寓含凉意的矛盾之美。"中年已如此,一饱更何求"则是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面对现实的坦然与放弃。

"把菊悼飞叶,微行遵远流"中的"把菊"指的是赏玩菊花,这里不仅仅是在描写菊花,更是在表达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生命易逝的哀伤。"微行遵远流"则是说小步慢行,追随着那悠长而又渺茫的水流之中,这里的"遵远流"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

最后两句"此非柴桑里,乃有渊明俦"中的"此非柴桑里"指的是这里不像传说中的仙境,而是"乃有渊明俦",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物的深刻感受和欣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秋天景色的描绘,以及个人生命体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如大都·其九

鲁语第一篇,子曰即次有。

有子与曾子,专美孔圣后。

乃知古学者,尊师复重友。

君之师友何,殆不止韩柳。

(0)

二十五日庚辰连作暴雨即霁

昨日占天色,心知有异同。

甫能湖水绿,不合晓霞红。

龙挟滂沱过,蝇惊霹雳空。

斯须即开霁,共快楚台风。

(0)

戏咏老农观稻以秋字为韵·其一

扶杖行阡陌,粳籼极望秋。

儿孙邀按视,父宿听分抽。

村佃同黄馘,山妻对白头。

负禾难努力,拾穗尚明眸。

粪薄嫌苗瘠,耘迟讶草留。

后生无乃懒,今岁更奚尤。

籴价先朝贱,租期旧尹优。

迩来非昔比,谁复为侬忧。

路远筋骸倦,风凉咳唾稠。

采壶炊破甑,啖茹荐新篘。

一饭都能几,三杯即告休。

堆场喧鸟雀,隘巷集羊牛。

幼稚茅茨候,驩呼果栗求。

虽无玉鸠赐,端胜富民侯。

(0)

六月二十四日秋夜书

昨朝交末伏,今日立新秋。

故是凉犹未,终须热渐休。

酒醒兴午夜,月上倚西楼。

暍死端能免,江天问去舟。

(0)

九月初六日客报吾州初一日大火城中俱尽吾家亦尽七八九报皆然初十日始报吾家幸免拆毁屋十馀间二十五日得王山长亲家书始知仅存州治州仓州学书院吾家免焚馀所免不过数十家

生死由来一念间,回头不落鬼门关。

细思上策莫如醉,稍据要津焉得閒。

婢仆冻饥犹恋主,儿童婚嫁合还山。

一穷惹起无穷事,独乐吾惟学巷颜。

(0)

十七日大雪

扁舟未觉出城难,访旧情知老畏寒。

七十五翁无□□,□楼聊且隔帘看。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