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夕宴王孙第》
《元夕宴王孙第》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向夕虚廊风自惊,敞筵华月留情

琴楼合与衣冠客,镫榭遥闻歌吹声。

吟剧晚梅聊索笑,醉移寒竹互寻盟

九衢遮莫车马,愿倒王孙百瓮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歌吹(gē chuī)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力称赞,赞美过分,过分吹捧。

合与(hé yǔ)的意思:合作、协力

华月(huá yuè)的意思:指美丽的月亮,也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如月。

九衢(jiǔ qú)的意思:指繁华热闹的街市,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群拥挤的场面。

留情(liú qíng)的意思:在处理问题或处理他人的过错时,心存怜悯和宽容,不采取过于严厉的措施。

索笑(suǒ xiào)的意思:索笑指的是主动去寻找笑料,寻求取乐的行为。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向夕(xiàng xī)的意思:指在傍晚时分或日落之前。

寻盟(xún méng)的意思:寻找联盟,寻求合作伙伴

遥闻(yáo wén)的意思:听说、听闻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遮莫(zhē mò)的意思:遮莫是指遮掩、掩盖。

衣冠客(yì guān kè)的意思:指外表装束整洁,但实际上品行卑劣、德行恶劣的人。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元夕宴王孙第》描绘了一幅元宵夜宴的热闹景象。首句“向夕虚廊风自惊”,写夜晚的微风吹过空荡的走廊,带起一阵阵凉意,暗示了宴会在静谧的环境中开始。次句“敞筵华月坐留情”则点出明亮的月光洒在华丽的宴席上,人们沉浸于欢乐的气氛中。

“琴楼合与衣冠客”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文人士大夫的雅致,琴声悠扬,宾客们身着盛装,尽显其风度。而“镫榭遥闻歌吹声”则通过远处传来的歌声和乐声,渲染出整个夜晚的热闹与繁华。

“吟剧晚梅聊索笑”借梅花的晚开寓意宴会的时令,大家围坐吟诗作对,笑声不断。最后一句“醉移寒竹互寻盟”,以醉酒之人寻找竹林中的盟誓伙伴,表达了朋友们在欢聚中的深深情谊。

结尾“九衢遮莫催车马,愿倒王孙百瓮清”更是表达了诗人希望时间暂停,沉浸在这欢乐的夜晚,不愿被外界的喧嚣打扰,愿与朋友们畅饮至尽,享受这份清醇的友谊。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展现了元宵佳节的喜庆与人情之美。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初秋

夏去暑犹在,雨馀凉始来。

阶前已流水,天外尚惊雷。

曲几静中隐,衡门闲处开。

壮心都已矣,何事更装怀。

(0)

和登封裴寺丞翰见寄

陋巷箪瓢世所传,予何人则耻萧然。

既知富贵须由命,难把升沉更问天。

静默有功成野性,骞骧无路学时贤。

纷华出入金门者,应笑溪翁治石田。

(0)

先天吟

若问先天一字无,后天方要着工夫。

拔山盖世称才力,到此分毫强得乎。

(0)

鹧鸪天·其二席上再用韵

水底明霞十顷光。天教铺锦衬鸳鸯。

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

方竹簟,小胡床。晚风消得许多凉。

背人白鸟都飞去,落日残□更断肠。

(0)

满江红·其二再用前韵

照影溪梅,怅绝代、幽人独立。

更小驻、雍容千骑,羽觞飞急。

琴里新声风响佩,笔端醉墨鸦栖壁。

是使君、文度旧知名,方相识。清可漱,泉长滴。

高欲卧,云还湿。快晚风吹赠,满怀空碧。

宝马嘶归红旆动,团龙试碾铜瓶泣。

怕他年、重到路应迷,桃源客。

(0)

沁园春·其四答杨世长

我醉狂吟,君作新声,倚歌和之。

算芬芳定向,梅间得意,轻清多是,雪里寻思。

朱雀桥边,何人会道,野草斜阳春燕飞。

都休问,甚元无霁雨,却有晴霓。诗坛千丈崔嵬。

更有笔如山墨作溪。

看君才未数,曹刘敌手,风骚合受,屈宋降旗。

谁识相如,平生自许,慷慨须乘驷马归。

长安路,问垂虹千柱,何处曾题。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