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尽条山下,兵回汉苑东。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河 中 献 捷 唐 /张 随 叛 将 忘 恩 久 ,王 师 不 战 通 。凯 歌 千 里 内 ,喜 气 二 仪 中 。寇 尽 条 山 下 ,兵 回 汉 苑 东 。将 军 初 执 讯 ,明 主 欲 论 功 。落 日 烟 尘 静 ,寒 郊 壁 垒 空 。苍 生 幸 无 事 ,自 此 乐 尧 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壁垒(bì lěi)的意思:指阻碍或障碍,比喻限制或阻挠事物发展的因素。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二仪(èr yí)的意思:指天地的两种基本要素,即阳和阴,也可以指男女、夫妻、阴阳、天地等相对的两个方面。
寒郊(hán jiāo)的意思:指寒冷的郊外地区,形容环境艰苦、贫寒凄凉。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凯歌(kǎi gē)的意思:凯歌指胜利的欢呼声或歌曲,形容战胜敌人、取得胜利后的喜悦与欢庆之情。
论功(lùn gōng)的意思:根据功劳或成就来评价或分配待遇。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明主(míng zhǔ)的意思:指明智、明理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日烟(rì yān)的意思:指太阳升起时的烟雾,比喻早晨或黎明时分。
条山(tiáo shān)的意思:指一条长而窄的山脉,形容地势狭长。
忘恩(wàng ēn)的意思:忘记对别人的恩情,不感激别人的帮助。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喜气(xǐ qì)的意思:形容喜庆气氛浓厚,充满喜悦和幸福的样子。
烟尘(yān chén)的意思:指烟雾和尘土,也比喻战争、纷争等带来的烟尘扰乱的景象。
执讯(zhí xùn)的意思:坚决执行命令或法律,严格追究责任。
- 注释
- 叛将:指背离或背叛的将领。
忘恩:忘记恩情。
王师:朝廷军队。
不战通:无需战斗就达成和平。
凯歌:胜利的歌曲。
二仪:天地。
寇尽:敌寇被消灭。
条山:地名。
汉苑:皇家园林。
执讯:审讯俘虏。
论功:评定功劳。
落日:夕阳。
烟尘静:战争结束。
壁垒空:壁垒空无一人。
苍生:百姓。
幸:幸运。
无事:太平。
尧风:尧帝时代的和风。
- 翻译
- 背叛的将领早已忘记恩德,朝廷军队无需交战就达成通和。
胜利的歌声在千里之内回荡,喜悦的气氛弥漫天地之间。
敌寇全部被驱逐到条山之下,士兵们返回汉苑东部。
将军开始审讯俘虏,英明的君主期待论定他们的功绩。
夕阳西下,战争的烟尘消散,寒冷的郊野只剩下空荡的壁垒。
百姓有幸过上太平日子,从此享受着尧帝时代的和煦之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役胜利后的景象。诗人通过“叛将忘恩久,王师不战通”表达了叛军长期以来对国家的背叛终于被平息,而正义之师则是轻松获胜,没有经历过激烈的战斗。这从侧面反映出王师的强大和正义的必胜。
“凯歌千里内,喜气二仪中”写出了战胜后的欢庆场景,凯旋的军队在千里之内传唱着胜利的歌谣,而这份喜悦的情绪弥漫于整个宇宙之间(二仪指天地),表现了人们对和平与胜利的渴望。
“寇尽条山下,兵回汉苑东”进一步描写了战后平静的景象。敌寇被消灭殆尽,军队则返程途经汉水之滨,这里“条山”可能是指某一特定的地理位置,而“汉苑”则可能是指汉朝时期的一处著名地点或军事要塞。
“将军初执讯,明主欲论功”表达了战后对将领的审问和对功绩的评定。在古代中国,战争胜利后常会有这样的程序,以彰显公正和赏罚分明。
最后两句,“落日烟尘静,寒郊壁垒空。苍生幸无事,自此乐尧风。”则描绘了战后的宁静与和平。夕阳下的烟尘安静,边塞的防护工事空寂,而百姓则因没有战争之患而感到庆幸,从此能够享受到像远古圣王尧那样美好的时代。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战前的混乱与战后的和平,以及人民对于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明君贤将的赞赏,以及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望。这不仅是对一次军事胜利的颂歌,也是对和平时代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为施克明题雪拥蓝关图
雪拥蓝关,云横秦岭,马头道路迷茫。
几回翘首,何处是家乡。
欲革当时弊政,摅忠荩、罄沥肝肠。
谁知道,一封奏入,万里贬潮阳。
伤心牢落处,形孤影只,地远天长。
幸道逢孙姓,有意相将。
早悟花间诗意,免教□、至此仓皇。
频分付,瘴江落日,吾骨好收藏。
疏影.题陈同叔绿梅花下填词图
垂垂冻碧。对翠尊酒冷,香堕吟席。
石火光阴,花谢花开,何郎自恋江国。
看花白发人还在,懒谱入、东风瑶笛。
只绮窗、一树多情,伴得旧时词客。
坛坫今推祭酒,梦痕认画里,襟调清逸。
月淡黄昏,鹤瘦苔枯,我共心耽幽寂。
空山福分原非易,恨却污、春明尘色。
待那时、翠翼啁啾,更卜岁寒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