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浈江对月》
《浈江对月》全文
明 / 郑学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越水吴山路渺漫孤舟偏觉别程难。

愁心莫对清霄月,添得游人两鬓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愁心(chóu xīn)的意思:忧虑、担心的心情。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渺漫(miǎo màn)的意思:形容景物遥远、辽阔,无边无际。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吴山(wú shān)的意思:指无法逾越的障碍或困难。

霄月(xiāo yuè)的意思:指天空中高悬的月亮,比喻非常高远、难以企及的目标或境界。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行于浈江之上,面对清冷的月色,内心涌起的离愁别绪。首句“越水吴山路渺漫”以辽阔的水域和蜿蜒的道路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孤独前行的氛围。接着,“孤舟偏觉别程难”一句,点明了诗人此刻身处孤舟,倍感离别的沉重与艰难,将个人情感与旅途的艰辛紧密结合。

“愁心莫对清霄月”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劝诫自己不要在清冷的夜空中对着月亮,因为这只会让心中的愁绪更加浓重,仿佛连月光都带上了寒意。“添得游人两鬓寒”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绪的影响,暗示着诗人因离愁而产生的苍老之感,不仅心灵上承受重压,外在也显现出岁月的痕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自然环境对其心境的深刻影响。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成功地传达了离愁别绪的主题。

作者介绍

郑学醇
朝代:明   字:承孟   籍贯:广东顺德

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猜你喜欢

天香结社次韵答赠梁东林丈二首·其二

菟裘老我可乘蓝,华发萧萧雪满簪。

公擅雄才时面北,余依禅偈久宗南。

盈眸绿霭环晴嶂,入望苍烟锁暮岩。

欲洗尘氛沁诗骨,一杯清茗话优昙。

(0)

题夏昶四时画竹图四首·其四湘州雪霁

万顷潇湘雪乱翻,朝来开霁玉为坤。

惟馀绿叶孤标在,不见英皇染泪痕。

(0)

题夏昶四时画竹图四首·其二淇园晴翠

修篁怪石俨仙班,长日轻风响佩环。

无限晴光重苍翠,淇园何物更追攀。

(0)

送劳掌教之任连州四首·其一

横经几载卧潮阳,再转湟州秋色凉。

莫道宦游千里隔,风烟犹尔是同乡。

(0)

旅馆春日怀归预别城中交游诸君子

旅馆相留已判年,满城风雨艳阳天。

忽驰归梦龙山外,因赋离居凤水前。

飞盖追随怜七子,吹笙缥渺忆群仙。

知君预拟兰亭会,应为王生促祖筵。

(0)

七夕承郭使君枉过于谢家池馆有诗见贻依韵奉答

明河隐映七香移,天上幽期祇自知。

羽骑暗沾珠露湿,霓裳轻动彩云披。

应闻夜语长生殿,重见秋光太液池。

独有林宗爱清兴,仙舟何幸此追随。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