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峭忽亩平,牝洞依阳巘。
空色难为方,喧寂信皆善。
大士(dà shì)的意思:指有大德行、大智慧、大胆识的人。
法轮(fǎ lún)的意思:法轮指的是佛教中的法轮,比喻佛法的传播或事物的运行。
轮转(lún zhuàn)的意思:指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变动。
难为(nán wéi)的意思:为难、困扰、不容易
年耆(nián qí)的意思:指年纪大而寿命长久。
如如(rú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似或相同。
三车(sān chē)的意思:指三辆车,比喻多次努力、多方尝试。
耆阇(qí dū)的意思:耆阇指年纪很大的人,也可以指年老而智慧丰富的人。
随喜(suí xǐ)的意思:表示随着别人的喜悦而感到高兴,也可以表示顺应他人的心情。
万劫(wàn jié)的意思:形容灾难、劫难重重,无法扭转的困境。
于斯(yú sī)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某种程度或境地。
这首诗描绘了云居寺的壮丽景色与深邃的佛教意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云居寺的自然景观与宗教氛围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绝峭忽亩平,牝洞依阳巘。” 开篇两句描绘了云居寺所在的山峰陡峭险峻,却又在某一瞬间变得开阔平坦,仿佛大自然特意为这座寺庙留出一片静谧之地。牝洞,即阴面的洞穴,依附在阳光照耀的山巅,暗示着寺庙所在之地的神秘与幽静。
“何年耆阇窟,中閟三车典。” 耆阇窟,是佛教中指佛陀讲经说法的地方。这里询问着这座寺庙是否也藏有佛经的精髓,暗示着云居寺与佛教文化的深厚联系。
“空色难为方,喧寂信皆善。” 这两句表达了对空与色、喧闹与寂静的思考。在佛教中,“空”意味着万物无常,一切皆空;“色”则代表物质世界。诗人认为无论是在空寂还是喧嚣中,只要心存善意,都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大士坐如如,万劫法轮转。” “大士”指的是佛或菩萨,这里的“如如”形容其坐姿的庄严与内心的宁静。万劫法轮转,象征着佛法的永恒与轮回,强调了佛教教义的恒久不变。
“随喜欣始遇,于斯会不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次遇见云居寺的喜悦与感慨。他认为在这样的地方相遇,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体验和心灵的洗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云居寺的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平静与和谐的追求。
花落前林春又残,舍深苍藓拥柴关。
十年霜雪独为客,万里梦魂空到山。
溪竹旧怜同性直,岭云终约伴身闲。
遥思谢傅多公暇,应遍留题水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