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宜(bù yí)的意思:不适宜,不合适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孤愤(gū fèn)的意思:孤独愤怒,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感到孤立无助而愤怒。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羁旅(jī lǚ)的意思:指被束缚、困扰在某种环境或境况中,无法自由行动。
暝阴(míng yīn)的意思:指天色渐暗,夜幕降临的时候。
凭高(píng gāo)的意思:凭借高处的优势或高位的权力来支配或控制他人。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杳霭(yǎo ǎi)的意思:形容天空或远方的景色模糊、朦胧。
倚风(yǐ fēng)的意思:指人或物倚靠在风中,形容人或事物依赖别人或外部条件才能存在或发展。
一川(yī chuān)的意思:一条江河。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
阴云(yīn yún)的意思:指不祥的预兆或困境即将到来的迹象。
原隰(yuán xí)的意思:原始的泥土,比喻本质纯朴、未经污染的品质。
- 翻译
- 荒凉的原野草木凋零,仿佛楚地人倚风悲泣。
即使心中充满孤独的愤怒又能如何,姑且寄托遥远的思念在这一刻。
千里之外昏暗阴云密布,江面上寒光照映着雁阵错落有致。
登高本就不是游子所宜,更何况我怎能再借这高处抒发更多的离愁诗篇。
- 注释
- 原隰:低洼的平原。
萧条:荒凉。
浑:全然。
楚人:指代楚地的人,这里可能寓指诗人自己。
孤愤:孤独的愤怒或悲愤。
终何事:又能如何。
遥怀:远方的思念。
对此时:对着此时的情景。
暝阴:昏暗的阴云。
杳霭:迷茫不清。
一川:广阔的江面。
参差:交错不齐。
羁旅:漂泊在外的人。
凭高:登高远望。
剩作诗:继续写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城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愤懑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环境来映射自己的情感状态,如“原隰萧条草木衰”、“倚风浑类楚人悲”等句,通过秋天荒凉的景色表达了内心的凄清和哀愁。
诗中,“便成孤愤终何事”一句,表明诗人的愤懑之情已成为习惯,而“且寄遥怀对此时”则是他在特定的时刻将这份思念托付给远方的亲友。景色与心境交织,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
下片,“千里暝阴云杳霭,一川寒影雁参差”,通过对远处山城秋日景色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忧郁之情。最后两句“登临自不宜羁旅,更敢凭高剩作诗”,则是诗人表达自己虽然身处异乡,但依然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热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个人情怀的坚守,是一篇情深意长的秋日书怀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