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濯江流才是洁,眼迷跬步未云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行(bǎi xíng)的意思:指各行各业,所有的职业。
成才(chéng cái)的意思:指人在学习、工作等方面取得成功,成为有才能的人。
检点(jiǎn diǎn)的意思:谨慎行事,严守分寸,不放肆。
跬步(kuǐ bù)的意思:跬步指的是一小步,即指非常短的距离。
太始(tài shǐ)的意思:从头开始,重新开始
太初(tài chū)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形成的初期阶段。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五常(wǔ cháng)的意思:指五种常见的美德,即仁、义、礼、智、信,是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中人们应该具备的品德。
乡党(xiāng dǎng)的意思:指乡里的亲友,也泛指同乡的人。
须参(xū cān)的意思:必须参加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饮馔(yǐn zhuàn)的意思:指吃饭和喝酒。
-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内省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性、道德与自我修养的深刻洞察。首句“吾性原从未有孩”,开篇即以一种超脱世俗的视角,探讨人性的本质,似乎在说人的本性并非由后天经验所塑造,而是与生俱来的。接着,“五常百行甫成才”则强调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暗示着通过遵循这些原则,个体能够逐渐完善自己。
“太初太始须参也,一欲一为可漫哉。”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性和行为的思考,提出在宇宙的初始阶段,人类的行为和欲望就已存在,但同时也指出,这些欲望和行为应当受到审视和约束,不能放任自流。这种对欲望与行为的辩证思考,体现了作者对道德自律的重视。
“身濯江流才是洁,眼迷跬步未云开。”这两句运用自然景象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个人品德的纯净如同清流,而内心的困惑和迷茫则如同眼前的雾气。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和修身养性,才能达到心灵的清澈与自由。
最后,“曾观乡党十篇否,检点衣裳饮馔来。”这句话则引出了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回顾并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包括日常生活的细节,如衣着和饮食,以此作为道德修养的实践。这不仅是一种对个人行为的严格要求,也是对社会伦理的深入探讨,强调了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角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性、道德、自我修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关注,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在精神纯净和社会责任感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