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赵孟頫所作,名为《题孙安之松楸图》。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坟墓的思念之情,以及宦游在外多年,难以归乡的感慨。
“坟墓在万里”,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亲人坟墓的距离之遥,万里之遥,不仅指空间上的距离,也暗含着时间的漫长和情感的深沉。“宦游今五年”,接着写出了诗人离家外出为官已有五年之久,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遥远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
“人谁无父母”,这一句看似平实,却蕴含着深刻的人性关怀与普遍的情感共鸣。每个人都有父母,都有与亲人割舍不下的亲情纽带,这种情感是人类共有的,也是最真挚、最难以言表的。诗人通过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上升到了普遍的人类情感层面,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掩卷一潜然”,最后两句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在读完关于亲人坟墓和自己宦游在外的描述后,诗人合上书卷,内心涌起的不仅仅是对亲人的思念,还有对自己无法常伴左右的自责与无奈。这里的“潜然”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哀伤,也暗示了他试图以读书来排解思念之情的努力,但最终仍难掩心中波澜。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同时也触及了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夜坐读书有感示儿侄
老矣读书如欠缘,心非敢后足难前。
切磋有道方成器,穮蓘无功敢望年。
搔抑空怜发种种,摩挲仍愧腹便便。
吾家门户何所寄,但愿儿曹相勉旃。
沅陵用在伯林字作诗见属次韵答之
畏寒终日卧窗阴,衰飒政如霜后林。
勿谓官閒得厅冷,几因诗至启门深。
酒才饮湿宁崇味,琴且无弦岂嗜音。
政尔欲閒閒不得,和诗频改又频吟。
杨录事以仆与孙温叟唱酬韵作诗见贻又用仆与吴梦与诗韵作诗赠梦与兼以见及并次韵二首·其二
了知人事近天机,苍狗斯须变白衣。
逋客几回惊鹤怨,弋人终日慕鸿飞。
由来灾怪自珠玉,不以贱贫安布韦。
我鬓已霜君可料,况堪七十古来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