眄怀沂上点,讵拟山阴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白芷(bái zhǐ)的意思:指人善良纯洁,不受外界诱惑或腐蚀。
鞭石(biān shí)的意思:鞭石指的是用鞭子打石头,形容做事困难,力不从心。
表达(biǎo dá)的意思:用言语、行为或其他方式传达思想、感情等。
不免(bù miǎn)的意思:难免、不可避免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澄瀛(chéng yíng)的意思:清澈明亮的水。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继述(jì shù)的意思:继续叙述、接着说下去
假山(jiǎ shān)的意思:指人工制作的山石景观,也可用来比喻虚假的事物。
经营(jīng yíng)的意思:指管理、经营事物或从事商业活动。
来者(lái zhě)的意思:指来的人或事物。
来回(lái huí)的意思:指往返或反复行动的意思,表示来来回回、来回往返的动作或情况。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楼船(lóu chuán)的意思:楼船是指高大华丽的船只,也可指高楼大厦。
名教(míng jiào)的意思:名教是指有名望的教育家或名师的教诲。
乔松(qiáo sōng)的意思:指人的行为高尚、品质纯洁,不受外界诱惑而坚守正道。
三壶(sān hú)的意思:指的是人们在交际应酬或商务活动中,为了表示热情好客,不断地给客人倒酒,酒壶不断地更换。也比喻迎合对方意见,不断改变态度。
山阴(shān yīn)的意思:山的背阴面,指被遮蔽或被忽视的地方。
石桥(shí qiáo)的意思:指结实、坚固的桥梁
书堂(shū táng)的意思:指读书学习的地方或机构,也可以指书房。
四表(sì biǎo)的意思:四表指的是军队中的四个单位,即步兵、骑兵、炮兵和工兵。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军队的整体实力和战斗力。
骛望(wù wàng)的意思:形容远离现实,空想不切实际。
无斁(wú yì)的意思:无法厌恶、无法厌烦
希踪(xī zōng)的意思:希望得到消息或线索的迹象。
仙者(xiān zhě)的意思:指仙人、神仙,也可用来形容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仙籁(xiān lài)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悦耳动听,像仙人的音乐。
相羊(xiāng yáng)的意思:相互借助,互相依靠
延楼(yán lóu)的意思:指建筑物向上延伸,楼层逐层增加。
泱泱(yāng yāng)的意思:形容事物宽广、浩渺、庄严壮观。
窈窕(yǎo tiǎo)的意思: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婀娜多姿。
液池(yè chí)的意思:指液体聚集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积聚的财富或资源。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阴王(yīn wáng)的意思:指心地阴险狡诈、残忍凶狠的人。也可指统治者的恶行。
有来(yǒu lái)的意思:表示事情或人物会出现、会到来。
遵陆(zūn lù)的意思:遵守规矩,遵循法律。
作者(zuò zhě)的意思:指写文章、著作的人,也可指创作诗文、书画等艺术作品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暮春时节游览瀛台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仙界的向往。开篇以“三壶何窈窕,云在沧海中”起笔,巧妙地将仙境与现实的美景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鞭石桥难就,楼船路未通”两句,通过描述难以到达的仙境之路,进一步强化了仙境的神秘与遥远。
“自此慕仙者,骛望徒希踪”表达了人们对仙境的向往之情,但又感叹于无法真正到达。接下来的“何来液池内,名境依稀同”,则引入了瀛台这一具体的地点,暗示了作者在此找到了与仙境相似的美妙所在。
“延楼既崔嵬,假山亦玲珑”描绘了瀛台的建筑之美,无论是高耸的楼阁还是精巧的假山,都展现了人工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四表达仙籁,百世郁乔松”则进一步渲染了仙境般的氛围,松林郁郁葱葱,仿佛能听到仙乐飘渺。
“作者殚其力,来者享其逸”赞扬了前人的努力,使得后人能够享受到这份宁静与美好。“仍不免经营,要取善继述”表达了对传承与创新的重视,既要珍惜前人的成果,也要不断探索与改进。
最后,“澄瀛漾白芷,春风敷其芳”描绘了瀛台的自然风光,清澈的水面倒映着洁白的香草,春风拂过,香气弥漫。“瞻彼泱泱波,有来回雁翔”则通过雁群的飞翔,展现了生命的自由与灵动。“遵陆步兰蹊,得我读书堂”表达了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得以静心读书。
“眄怀沂上点,讵拟山阴王”则是对古代圣贤的追思,暗示了作者希望在精神层面达到与他们相媲美的境界。“名教乐无斁,匪事逞相羊”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道德修养的追求,认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道德的完善,而非外在的炫耀与争斗。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瀛台的美丽景色,更蕴含了作者对自然、仙界、历史、道德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梅蜡梅同赋
淡白轻黄著绛跗,截肪蒸栗玉肌肤。
品题道骨谁高下,著莫清香似有无。
野服黄冠离世士,缟裙瑶佩列仙儒。
春风底处无红紫,谁肯冲寒到玉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