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之鄙吝消,矧得累夕亲。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鄙吝(bǐ lìn)的意思:形容人心胸狭窄,小气、吝啬。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道德(dào dé)的意思:
[释义]
(名)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构成]
并列式:道+德
[例句]
讲道德。(作宾语)等伦(děng lún)的意思:指等待对方的消息或行动,不再继续主动追求。
济济(jǐ jǐ)的意思:形容人多或事物众多,人才辈出。
缅思(miǎn sī)的意思:缅思指的是思念、怀念。
气类(qì lèi)的意思:形容非常生气或愤怒的样子。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阙里(quē lǐ)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安宁宜人的地方。
如新(rú xīn)的意思:像新的一样,状态如初。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叔度(shū dù)的意思:指叔伯之间的亲属关系。也用来形容亲戚之间的亲密关系。
四教(sì jiào)的意思:指儒、释、道、法四种宗教或哲学思想。
我师(wǒ shī)的意思:指自己的老师或师长。
无点(wú diǎn)的意思:没有一点儿
贤圣(xián shèng)的意思:指智慧高尚、品德崇高的人。
三千徒(sān qiān tú)的意思:形容人数众多,数量庞大。
- 翻译
- 道德的醇香熏陶士大夫,洁净的容貌不染丝毫尘埃。
远远望去,他们的狭隘贪婪消失无踪,更何况能日夜亲近这样的品德。
遥想孔子在阙里的教化,他的四种教诲都融入自身。
众多弟子三千人,经他教化都变得仁爱无比。
虽然贤者和圣人各有特色,但他们的精神气质应当同等尊崇。
像管仲那样的人物也是我的老师,他的风范千年流传,依旧鲜活。
- 注释
- 道德:高尚的道德。
酿:熏陶。
搢绅:士大夫。
睟容:洁净的容貌。
点尘:丝毫尘埃。
鄙吝:狭隘贪婪。
矧:何况。
阙里:孔子故乡阙里。
四教:礼、乐、射、御。
济济:众多的样子。
变蒙:受教化后改变。
贤圣:贤者和圣人。
等伦:同等尊崇。
叔度:指管仲。
风如新:风范如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镈的作品,收录在《全宋诗》中。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道德与仁爱、感怀师承的诗篇。
"道德酿搢绅,睟容无点尘。望之鄙吝消,矧得累夕亲。"
这几句描写的是道德之美,如同醇酒般纯净而深邃,其风采如同高贵的仪容,没有一点尘埃可循。一旦目光触及,就能让人内心的鄙俗与吝啬消融,感受到了长时间的亲切。
"缅思阙里化,四教隆诸身。"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故乡(或理想之地)的怀念,那里的风俗民情已经内化为个人修养,而四书五经之教也深深植根于自己的身体和精神。
"济济三千徒,变蒙尽为仁。"
这两句强调的是诗人通过道德的力量,能够拯救众生,就像古代圣贤一样,将迷茫变为光明,全都转化为伟大的仁爱。
"贤圣虽不同,气类当等伦。叔度亦我师,千载风如新。"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对先贤的景仰,无论是贤者还是圣人,他们的品格虽然各异,但精神气质应当平等看待。而诗人的态度是将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如叔度(孔子的弟子)视作自己的师承,其风范即便历经千年依旧清新。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也反映出他对于传统文化与教育的尊崇,以及对仁爱之德的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