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王仲锡观察泊海珠寺听遣幻诗得寒字且约游安期岩》
《同王仲锡观察泊海珠寺听遣幻诗得寒字且约游安期岩》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水石波翻只未安,叩舷歌彻海风寒

蓝田玉冷烟千顷沧海明月一丸。

说幻可堪去住忘情未许到衣冠

登临更订安期胜,拟向丹梯羽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期(ān qī)的意思:安排时间;规定时间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丹梯(dān tī)的意思:指困难重重,艰险陡峭的路途。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风寒(fēng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寒气透骨。

海风(hǎi fēng)的意思:海洋上的风,也用来比喻新鲜、清新的感觉或气息。

可堪(kě kān)的意思:值得称赞或夸奖,令人满意

叩舷(kòu xián)的意思:指站在船边敲打船舷,表达对远方的思念和渴望。

蓝田(lán tián)的意思:指农田的颜色为蓝色,比喻富饶的田地。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千顷(qiān qǐ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景象或规模。

去住(qù zhù)的意思:指人的行动或言语态度,迅速果断,毫不犹豫。

水石(shuǐ shí)的意思:指关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关系。

梯接(tī jiē)的意思:指一层接一层地连续上升或下降。

忘情(wàng qíng)的意思:指因极度激动或感动而忘记了自己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羽翰(yǔ hàn)的意思:指文学才能或文人身份。

沧海珠(cāng hǎi zhū)的意思:比喻珍贵的东西在广阔的海洋中微不足道或难以找到。

蓝田玉(lán tián yù)的意思: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上夜泊的情景,诗人以“水石波翻”开篇,形象地勾勒出海面波涛翻滚的动态画面,紧接着“叩舷歌彻海风寒”,通过歌声与海风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接下来,“蓝田玉冷烟千顷,沧海珠明月一丸”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蓝田的玉石与大海中的珍珠与明月相映成趣,展现了自然界的瑰丽与神秘。

“说幻可堪悲去住,忘情未许到衣冠”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及对世俗束缚的超脱之意。“登临更订安期胜,拟向丹梯接羽翰”则是诗人向往仙人安期生的生活,希望能在精神上超越尘世,追求更高远的理想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上夜景的细腻描绘和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偶成三首·其一

饭饱亦何事,绕池看鱼行。

凭阑秋雨歇,倚杖暮山横。

忽忽吾将老,纷纷物自营。

百年天地内,事业竟何成。

(0)

石公山试剑石

悬崖峭壁立千尺,有洞虚明忽中坼。

吴王宝剑乌能然,恐是巨灵神斧劈。

(0)

秉之作且适园有诗和之·其三

回洲枉渚间沙汀,正见东山一带青。

郁郁松楸长在目,好于此地著幽亭。

(0)

金山

借得仙人九节藤,半酣飞上最高层。

乾坤纳纳容人看,岁月悠悠忆我曾。

潮送夜声来铁瓮,山浮王气入金陵。

凭阑欲待中天月,足踏神鳌恐不胜。

(0)

延哲初就外傅

宫墙数仞岂云低,童子何知亦许跻。

问学不殊山进止,吾伊只在巷东西。

诗书老去还堪付,头角年来欲渐齐。

胜事要留为世讲,庾郎非是厌家鸡。

(0)

内阁赏芍药四首·其四

紫泥封后未言归,半下朱帘昼漏稀。

郑国由来歌芍药,卫人何用采葑菲。

开齐似剪霞添色,盛极惟愁月减围。

闻说花时多胜集,阁门向晚尚留扉。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