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肥为予烹,酒美亦共斟。
次论月蚀诗,独采仝愈心。
会浅别又长,情重愁愈深。
拜年(bài nián)的意思:向他人致以新年的祝福
兵战(bīng zhàn)的意思:指战争中的军队与敌人进行激烈的战斗。
仓卒(cāng cù)的意思:匆忙,慌忙
蟾蜍(chán chú)的意思:比喻心胸狭窄、小气的人。
陈兵(chén bīng)的意思:指军队驻扎在某个地方,准备战斗。
垢秽(gòu huì)的意思:指脏污、肮脏的样子,也可指道德败坏、品行不端。
规矩(guī ju)的意思:指行为准则、规则,也指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原则。
鸡肥(jī féi)的意思:指动物肥胖,也比喻事物兴盛或人得意。
涧松(jiàn sōng)的意思:指坚定不移、坚强不屈的品质。
久滞(jiǔ zhì)的意思:长时间滞留,不得前进。
满听(mǎn tīng)的意思:形容听力极佳,能听到很远的声音。
窃誉(qiè yù)的意思:偷偷地夸奖自己,暗自得意
情重(qíng zhòng)的意思:情感深厚、感情深重。
儒学(rú xué)的意思:
(1).儒家学说;儒家经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世之学 老子 者絀儒学,儒学亦絀 老子 。”《后汉书·方术传上·李郃》:“父 頡 ,以儒学称,官至博士。”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皇考讳 郇 ,以儒学进,官至侍御史。”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自 太宗 崇奬儒学,骤擢高科至辅弼者多矣。”
(2). 元 、 明 、 清 在各府、州、县设立的供生员修业的学校。《元史·选举志一》:“依儒学、医学之例,每路设教授以训诲之。”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腐叹》:“自家 南家府 儒学生员 陈最良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捷报贵府老爷 杨 讳 允 ,钦选 应天 淮安府 沭阳县 儒学正堂。”
(3).指儒家学者。如《旧唐书》、《新唐书》、《元史》等皆有儒学传。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所钦(suǒ qīn)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非常敬重和佩服。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湍涛(tuān tāo)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汹涌澎湃的样子。
外堂(wài táng)的意思:指门外的堂屋,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熟悉的环境。
闻韶(wén sháo)的意思:指能够欣赏到美好音乐、艺术等的人。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无暇(wú xiá)的意思:没有时间或精力处理其他事情,忙于应对当前的事务。
系缆(jì lǎn)的意思:系缆意指用缆绳或绳索将船只系住,比喻把事情牢牢地掌握住,不让其失去控制。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学规(xué guī)的意思:学习的规则和准则
夷獠(yí liáo)的意思:夷獠是指边远地区的蛮夷和猛兽。
衣襟(yī jī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道德或仪表。
愚鲁(yú lǔ)的意思:指人愚笨、愚昧无知。
语笑(yǔ xiào)的意思:形容说话时带有笑意,意味着言辞幽默而诙谐。
与参(yǔ cān)的意思:与参指的是与人共同学习、互相参考,共同进步的意思。
月蚀(yuè shí)的意思:指月亮被地球阴影所遮蔽的现象,比喻权势衰落、光辉消失。
中垢(zhōng gòu)的意思:指人心灵上的污垢或不良的品质。
舟人(zhōu rén)的意思:指船上的人,也指船家或船夫。
壮节(zhuàng jié)的意思:指壮丽的节日或令人敬佩的行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行舟江上、与友人欢聚而又不得不离别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朋友深厚情谊和对知识学问的尊崇。
"江行骇湍涛,文字无暇寻。" 开篇便描写了急流湍漾的江水,以及诗人在此环境中的心境,似乎是因为忙碌而未能静下心来寻找文墨,但也可解为是在这奔腾不息的自然景象面前,文字变得微不足道。
"满听舟人歌,胸中垢秽侵。" 舟人之歌在耳边回响,这种简单而质朴的声音却触动了诗人的内心,让他感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污浊和压抑,可能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或者是内心的忧虑。
"宜宾夷獠乡,系缆日欲沉。" 宜宾之地,一带山水间的宁静与美好,但系缆待发的船只却在告诫着时间即将过去,这里蕴含了对时光流逝和离别哀愁的情感。
"仓卒拜年契,外堂闻韶音。" 诗人仓促之间向友人道过新年的祝福,而远处的乐声传入耳中,增添了一份节日的喜庆气氛。
"鸡肥为予烹,酒美亦共斟。" 这里写的是朋友间的宴饮场景,丰盛的佳肴和美酒象征着深厚的情谊和欢聚时光。
"语笑不知夕,蟾蜍满衣襟。" 在欢声笑语中,不觉天色已晚,而诗人衣服上竟然爬满了蟾蜍,这或许是对生活中细小而又不为人注意之事的捕捉,也反映出诗人对周遭世界观察入微的态度。
"首陈兵战谋,西北敌可擒。" 诗中的这两句转而谈及军事策略和用兵之道,显示了作者不仅是文人,亦关注国家大计,胸怀壮志。
"次论月蚀诗,独采仝愈心。" 接下来则是一番对文学创作的讨论,对“月蚀”这一主题的探索和感悟,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艺术追求。
"未憎轻簿走,窃誉希山林。" 诗人并没有轻视那些奔波于世间的人,而是希望能够在世俗之外获得一份清净和赞誉,这里的“希山林”可能象征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儒学规矩奇,约绳固所钦。"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家学说及其规范的尊崇,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珍视。
"誓将革愚鲁,庶异柴与参。" 诗人立志要改变过去的愚蠢,要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有所作为,即使是普通的柴火和参天之草,也愿意去努力争取。
"会浅别又长,情重愁愈深。" 在与朋友的分别中,诗人感受到了时间的短暂和离别的情感,这种情感越来越深刻。
"愿终保壮节,勿作涧松吟。" 诗人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坚定的意志,不要像那些在山涧中自鸣自唱的老松一样,而是要有所追求和作为。
"天子思太平,此非久滞淫。" 最后,诗人提到皇帝对于天下太平的渴望,这并非是一时之愿,而是深远的期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人际交往、文学创作、国家大计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动荡年代里对于友情、学问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关怀。
华省缪通籍,群公接蝉联。
坐曹苦无事,笑语相周旋。
蛛尘生印窠,雌黄入遗编。
赐沐不反舍,环湖走层巅。
况乃三神祠,仿佛在云烟。
蓐食戒明发,著鞭飞晓鞯。
白石望磊磊,跳珠忽溅溅。
咫尺不得往,使我意惘然。
谁当却丰隆,旷荡开青天。
同升太华顶,共摘玉井莲。
斯盟可重寻,慎勿轻弃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