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后湖(hòu hú)的意思:指事情发生后追悔莫及的感慨或忧虑。
记名(jì míng)的意思:记住姓名,记住名字。
畦丁(qí dīng)的意思:指农田中划定的一块块小地块,比喻人的职责、工作范围或社会地位。
树林(shù lín)的意思:指树木丛生的地方。
题柱(tí zhù)的意思:
(1).见“ 题桥柱 ”。
(2).相传 东汉 灵帝 时, 长陵 田凤 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 京兆 田郎 。’”见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 魏侯 之见 刘廙 ,不觉敛容; 汉 主之观 田凤 ,遂令题柱。”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閒夜洁斋,惟有张灯之宿。” 唐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汉 田郎 。” 明 何景明 《送高子登赴试》诗:“题柱名千里,登臺策万言。”
(3).谓题写楹联。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 埴 先太常一生俭约,始终不渝。于庭前题柱以示后人云:‘俭于己,可以不求于人;俭于官,可以不取于民。’”指说(zhǐ shuō)的意思:以手势或眼神等方式表示意思,而不用口头表达。
- 翻译
- 农夫们互相引导着绕着园子行走,指点着亭台的基础但已忘记它的名字。
回想起在后湖题诗的地方,那里曾经的树林中留下了我们的诗篇。
- 注释
- 畦丁:农夫。
引:引导。
园行:园子里走。
亭基:亭台的基础。
记名:记得名字。
后湖:某个特定的湖泊。
题柱处:题诗的地方(古代习俗在柱子上题诗)。
树林:树林子。
作诗成:创作诗歌完成。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镃的作品,名为《臞庵书事四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游园时,对园中的亭台楼阁进行了细腻的描绘,但却对亭基的名称不甚了解,这种淡泊的态度体现出了诗人超脱世俗之心。
“畦丁相引绕园行”一句,通过对园中小径交织、曲折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幽静而迷人的园林景象。"指说亭基不记名"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具体事物名称的淡漠,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美好场所的欣赏和感受。
“因想后湖题柱处,树林曾见作诗成”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在园中某个地方留下诗篇的回忆。"后湖题柱处"可能指的是一处风景优美之地,而"树林曾见作诗成"则是诗人对自己或他人在该处吟咏诗词并留下佳作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轻松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园林美景的独特情感,以及他对文学创作和个人记忆的珍视。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怀,是典型的宋代文人审美观的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