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逝叹.其一.方巡抚孩未.震孺》
《五逝叹.其一.方巡抚孩未.震孺》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公实忠鲠伟业四朝显。

骢驾使枭避,熊车向鲸剪。

厉辞过暴军,缓带安疑冕。

赤乌几几匪躬蹇蹇

苍梧魄遂升,八公云且缅。

载歌方叔诗,泪满羊公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公(bā gō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受到贬低、轻视、不受重视。

赤乌(chì wū)的意思:指火红的太阳。

方叔(fāng shū)的意思:方叔是指叔叔的儿子,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家族中排行较低、地位较低的人。

匪躬(fěi gōng)的意思:指不虚心谦逊、不恭敬恭顺,形容态度傲慢,不恭顺。

公实(gōng shí)的意思:公正实在,指言行正直、诚实可靠。

缓带(huǎn dài)的意思:指事物发展缓慢,进展不快。

几几(jǐ jǐ)的意思:指时间或年代不确切,无法具体确定。

蹇蹇(jiǎn jiǎn)的意思:形容行动迟缓或困难。

伟业(wěi yè)的意思:指伟大的事业或功绩。

熊车(xióng chē)的意思:指一个人做事情粗心大意、马虎的样子。

载歌(zài gē)的意思:载歌指载着歌声,形容欢乐、喜庆的场景。

忠鲠(zhōng gěng)的意思:形容忠诚坚定,不畏艰险。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升对明朝末年官员方巡抚孩未的哀悼之作。诗中通过描绘方巡抚在不同场合的英勇表现和忠诚品质,展现了他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操。

首句“方公实忠鲠”,直接点明了方巡抚的忠诚正直。接着,“伟业四朝显”赞扬他在四个朝代都有显著的功绩,体现了他的卓越才能和深远影响。接下来的几句“骢驾使枭避,熊车向鲸剪”、“厉辞过暴军,缓带安疑冕”则通过具体事例,展示了方巡抚在面对强敌时的勇敢无畏,以及在处理政务时的智慧与稳重。

“赤乌虚几几,匪躬终蹇蹇”两句,运用象征手法,以“赤乌”比喻方巡抚的忠诚,即使面临困难和牺牲,也始终坚守职责。“苍梧魄遂升,八公云且缅”则表达了对方巡抚英灵的追思和怀念,仿佛他的精神已升入苍天,成为永恒的光辉。

最后,“载歌方叔诗,泪满羊公岘”一句,既是对方巡抚的哀悼,也是对其事迹的传颂。通过歌唱方叔的诗歌,泪水洒满羊公岘,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也寓意着方巡抚的事迹将被后人铭记和传唱。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情地表达了对方巡抚忠诚、勇敢、智慧和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他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感咏二十首·其十八

计然抱十策,上干越王庭。

句践用其三,富国逞雄兵。

范蠡往师之,佐越破吴城。

功成泛湖去,拂衣且辞荣。

隐居齐鲁间,遂著陶朱名。

然也诚智囊,而蠡术亦精。

保身全明哲,千载垂英声。

(0)

初春宴沈氏园亭

春苑春光溢露台,缃帘绮阁水中开。

莺醺迟日将歌度,燕掠轻烟学舞来。

幽草穿阶侵客路,晴霞浮树落仙杯。

习池未必能胜此,纵赏宁知玉漏催。

(0)

舞剑篇赠王叔廉

王生倜傥人,自佩双神剑。

拂衣舞低回,流光若驰电。

吾闻此物出丰城,欧冶造自越王庭。

紫气上干斗牛域,虬光夜夜腾太清。

灵异化去已千载,两龙久卧延平海。

问君何从复得之,龟文猬理曾无改。

左挥错落七星垂,右指光芒霜雪飞。

倖佞顾之心胆碎,百妖一触咸凄而。

有时突作青龙阵,声响铿然奋兵刃。

始知防身大有灵,横行自觉威名振。

琉璃匣里暂埋光,时吐莲花绕座香。

龙吟虎啸那能久,会当持此献君王。

君不见纯钩湛卢昔在越,星流波溢称奇绝。

一朝适楚登城麾,士卒俱迷野流血。

祇今四海尚风尘,烦君早晚拂星文。

除灾拯难多奇绩,万里封侯早致身。

(0)

近晚到潮

江转龟湖阔,中流自在行。

秋潭涵岸静,晚霭隔山生。

海月人千里,云天鹤一声。

弦歌何处闹,舟抵凤凰城。

(0)

送胡肖玄令义宁·其一

附骥髫年里塾游,已瞻头角迈吾俦。

每怜荆玉堪奇遇,竟拟隋珠惜暗投。

花县鸣琴矜卧理,梓乡归棹漫夷犹。

临觞且展逢辰乐,春暖飞凫入帝州。

(0)

夜泊东洲寺

落日江天起暮飙,烟汀寒色莽萧条。

尘心欲向空门尽,世界翻怜苦海飘。

岁月驱人容易过,蒹葭牵梦不知遥。

子山旧是哀时客,晚得诗名慰寂寥。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